外地人在达城问朝阳巷在哪里?多数市民摇头表示不知道。然而,说到烟巷子,市民立即脱口而出——达一中老校区对面那条巷子嘛!近日,热心市民王女士拨打本报民生热线2382258反映,由于烟巷子的学名“朝阳巷”名气不大,整得许多外地人在中心城区转圈圈。
热心市民整晕外地人
13日下午,王女士回家途经马蹄街遇到一个外地人问路,朝阳巷在哪里?正巧王女士居住附近,便带领外地人走向了烟巷子。途中,外地人对王女士称,她为找到朝阳巷,经多位热心市民指引,先后去过二马路、滩头街、陈公祠巷,最后在马蹄街遇上王女士才知道,达城市民习惯把朝阳巷称为烟巷子。
朝阳巷路牌形同摆设
昨日上午,记者在朝阳巷巷口发现,该巷路牌上的“朝阳巷”字样赫然醒目,而不足10米远的公交站牌上标注该公交站却叫“烟巷子站”。据在巷道内经营副食店的陈昌荣回忆,上世纪80年代,陆续出现的烟摊摆满了整条巷子,所以市民习惯把这条巷道称为“烟巷子”。另据修鞋匠廖师傅介绍,两年多前,该巷被取名“朝阳巷”,但“烟巷子”早已家喻户晓,自然少有市民知道它的学名。
公交站以老地名命名
记者调查发现,达城许多公交站不以街道名命名,例如市职中站、新达一中站、金兰小区站等。据市运管一位工作人员介绍,在为达城公交站取名时,考虑到要方便市民记忆和出行,一些公交站是以附近路名、标志性建筑、老地名命名的。近几年,达城个别街巷虽然换用了新名字,但市民还是习惯用约定俗成的称谓,因而个别公交站名没有改变。(请新闻报料人王女士来本报领取世纪隆超市50元购物券)
□本报记者 赵曼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