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三官场村 “中国传统村落”让她背上重重的“壳”

更新:2018-08-09 10:47:25       来源: 达州晚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尹可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千百年来,乡村的田园风光和淳朴民风总让人心生向往。近日,在万源市秦河乡的三官场村,时光依然像陶渊明笔下那样静静流淌。青山巍巍,清泉淙淙,清晨鸟鸣山涧,午后蝉声如织,夜晚蛙声一片,荔枝古道上的石阶布满青苔,四百年前的庭院诉说着历史的兴衰。

2016年,三官场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面对随之而来的名气,村民们一面心生骄傲,一面却发现这个荣誉让他们背上了重重的“壳”……

/道路/

荔枝古道曾穿境而过

七月盛夏,阳光已让人有些睁不开眼。

八点半,记者从达州客运北站出发,坐上去鹰背的班车,沿着蜿蜒盘旋的国道210前行,到达秦河乡时已过13点。我们的目的地是秦河乡的三官场村,但是进村没有班车,要么走路,要么让开车进村的村民捎带一程。

三官场村位于秦河乡的西北方,背倚大山,三面环水。从秦河乡到三官场村驱车只有一条道路,其中要经过一个漫水桥。漫水桥的高度很低,村民告诉记者,这个漫水桥上世纪90年代末才修好,一旦涨水,进村出村就只能步行穿过不远处的一座吊桥。而在漫水桥修建之前,这里只有一艘船,村民都需要靠船渡河。

经过漫水桥,通往三官场村的道路都是上坡路,其中有近8公里的硬化道路。山路陡峭而狭窄,如果两辆车迎面相逢,车主便会减速下来看谁更方便让路。因为村里的人基本都熟识,彼此摇下车窗,还少不了问候,聊两句家长里短。

村民称这是曾经的“荔枝道”

身在大山,村民们更懂得靠双脚丈量大地的辛酸。2016年,在三官场村九队的库楼湾,村民们自主捐钱修通了一条近三公里的道路。为了节约钱,全村老小都扛着锄头,帮着将道路铲平。时任村委书记的朱玉发曾作了一首名叫《赞库楼》的诗,他在诗里写道:“群策群力同心干,互联互通到庭前”。这条路因此被村民叫作“同心路”。

新修的大路为村民们带来了方便,但是村里的人都知道,最让他们引以为傲的,当属著名的荔枝古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天宝年间(公元742年-公元756年),唐玄宗李隆基为博得宠妃杨贵妃的欢心,每逢荔枝时节,便令人快马加鞭从重庆涪陵往长安(今西安)运去新鲜的荔枝,“三十里一换人,六十里一换马”,驿使日夜兼程,可与今天的“特快专递”相媲美。由此,一条专供荔枝运输的驿道便形成了。

这条驿道的路线便是著名的“荔枝道”,明清时此道再度兴盛,成为川陕往来客商的重要道路,《三省边防备览》还将其描述为“川陕要道”。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荔枝古道全长一千多公里,在秦河乡三官场村穿境而过的有十余公里。当地的村民说,他们的祖辈还曾沿着荔枝古道前往陕西买卖货物。“别看现在这条路冷冷清清的,昔日人们来来往往,甚是繁华。”如今,荔枝古道和驿站旧址在三官场村依然多迹可寻,耳濡目染,村民也可指出一二来。但是因为年久无人再借此道,植被和青苔都在斑驳的石板两旁茂密而自由地生长开来。

 /人物/

有一份热发一分光

三官场村是秦河乡最大的一个村落,全村有两千五百多人。王、朱、蒲三大姓就占到了近八成。据当地的村民介绍,他们祖上都是明代“湖广填四川”迁徙而来。

明代的荆州布政使司蒲一桐,清朝的州同朱椟明等都是三官场村的名人,为后人津津乐道。除了这些成为历史的人物,茶余饭后,村民们也不忘聊起这些年为家乡做出贡献的人。76岁的朱玉发是其中一个。

朱玉发是朱姓家族迁到三官场村的第16代后人,穿着布鞋,摇着蒲扇,已过古稀之年的他看起来依然精神矍铄。在村长和村支部书记的岗位上,朱玉发坚持了23年。他带领村民修桥修路,见证着家乡的种种改变,却总把“虚度光阴几十个春秋”挂在嘴上。

在带领记者走访的路上,说起家乡的历史,朱玉发如数家珍。朱玉发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时候,外出打工的人还不多,作为秦河乡最大的一个村,三官场村可谓是“猪牛满圈”。但是地处大山深处,道路不畅,信息非常闭塞,三官场比起很多村落依然显得落后。

“那个漫水桥就是我组织修的,当时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也不敢把桥修高、把涵洞留大了,现在再看那座桥,一涨水就淹,想想我也是罪人呀。”朱玉发告诉记者,当年修桥,他既要参与设计,又要亲自指挥和战斗。接着,村里的第一条能通车的道路在他带领下修起来。

路通了,电通了,进入新世纪以后,自来水通了,网通了,村里盖起小洋楼,说起家乡的变化,朱玉发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近年来,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给三官场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会。承包地流转,还有劳动力的村民开始有组织地种起地来,逐渐发展起一些特色产业:青花椒、冬枣、脆李、中药材……在外务工的很多村民便回到家乡发展,王永波是其中一个大力支持家乡建设的人。

王永波早年外出打拼,经过一番艰苦拼搏,事业蒸蒸日上,但是回乡看到老家的发展依然滞后,他毅然一人出全资,硬化了村里近8公里的道路,并且投资上千万建造了一个500多亩的现代化有机生态茶园。

茶园里除草、施肥和管护等工作都交给当地的村民来做,解决了村里几十户村民的营生问题。“我们每天在这里都有好几十元的收入,一个月算下来比做农活强多了。”在茶园工作的一位村民说,以前他主要靠出门打工挣钱养家糊口,家里老人小孩都没人照顾,除去在外必要的开支,一年下来也存不了多少钱,随着年龄的增大,外面的工作更难找。“现在好了,在家门口就能挣钱,还能照顾一家老小,心里踏实多了,多亏了王永波,挣了钱也不忘我们这些父老乡亲。”

/历史印记/

传统古建筑让人神往

因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三官场村的民居和民俗都得以保护下来。在三官场村,除了荔枝古道被外人所知,它相较于其他村落不同的便是静卧在村里各处的古建筑,如今依然完整保存的三合院、四合院还有四十余座,有的可追溯至四百多年前,其中最为典型的聚居院落当属大屋基、库楼湾、李家河三处。

大屋基院落群是蒲氏家族聚居地,由明代蒲一桐所建。蒲一桐曾任荆州布政使司,系二品大员。十余间房屋排成一个“一”字,石阶下三个四合院成“品”字排开,寓意“一品当朝”。在 “一品当朝”的院落里有一棵高大无比的核桃树,坐在核桃树下,蒲一桐的后人们开始向记者娓娓道来关于他们家族“七檬分支”的故事。蒲氏家族自明代聚居此地,繁衍昌盛,人丁兴旺,至明朝蒲氏第八代蒲恩生七子,一日,他领七子于大院旁种下七棵檬子树,寓意“萌芽生子”。后七兄弟有的远离家乡,有的留在当地,各自分散。经过数百年的风雨,这七棵檬子树剩下了五棵,蒲氏也只能查到五个兄弟的家族族谱,但“七檬分支”依旧是一段经久不衰的佳话。

库楼湾则由九个四合院组成,均是清代建筑,代表四合院为“朱椟明府”。朱椟明曾是六品衔州同候补直隶分州。庭院前有棵古柏树如今已亭亭如盖,听当地人说,这还是朱椟明亲手栽种。在李家河,保存得最好的当属建于民国时期的王化成老宅,“真的是美,可惜去年一把火全都烧完了。”聊起这个四合院,当地村民无不叹息,在一个村民的手机中,记者看到了它曾经的模样:三开六扇大门的正门堂屋,四个雕刻精致的镂空窗花……

这些院落,如今大部分都还有人居住。七月,阳光用力照进每一个角落。但是在三官场村,无论走进哪一户古民居,凉意便扑面而来。“屋里光线不足,又有点潮,但是凉快得很呐。”这是令村民自豪的一点。

除了这些古民居建筑,在位于三官场村的荔枝古道旁,还有一个被称为“洞洞店”的客栈,青色的瓦片,厚土砌的墙壁,客厅正门横梁上还画有五只蝙蝠,颜色依然清晰可辨。“来来往往的背二哥常常都在这里吃住,人多的时候,外面坝坝头都睡满了人。”住在洞洞店旁边的杨中山说,她的爷爷奶奶告诉她其祖辈在很早以前就买下了这个客栈,在这里做生意。如今客栈昔日的繁华已逝,蜘蛛网织满了每一个角落,客栈被主人堆放了一些农时用的工具。

在崇山峻岭中,还屹立着一些豪华古墓。典型的有“花山”古墓,墓系一夫三妻四人合葬土塚墓,碑楼是檐石仿木建造,红蓝彩绘交错,并刻有活灵活现的文官武将的浮雕,碑楼前有一座高4.5米的碑亭,上面记载着墓主生前的品性德行和家谱渊源。碑亭上一碑志惹人注目:此地有崇山峻岭,其人如翠柏苍松。

在三官场村,家家户户在灶屋里都砌有一个大火塘,上面悬一个鼎罐,当地的村民说,冬天的时候他们尤其喜欢围着这个大火塘 一边聊家长里短,一边享受柴火的温暖,而平时则用来做保留着米香的鼎罐饭。除了鼎罐饭,做道场、吹唢呐、腌萝卜丝、杀年猪等风俗在三官场村依然盛行。

2016年,三官场村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

/冲突/

在保护传统与追求发展中匍匐前进

随着一些古村爱好者和文化研究专家的探访和调查,三官场村古朴美丽的面纱被缓缓揭开,变得小有名气,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村里一位叫蒲仲彩的老人告诉记者,去年两个成都的姑娘循着报纸上关于三官场村的报道,专程赶来探秘并听他讲述蒲氏家族的故事。

然而“中国传统村落”名气带来的不只是游客,还有当地村民的无奈。

在被列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传统村落”后,村上的领导一遍遍向当地村民讲古名居的重要性,也告诫村里的人要保护民居。“我家的房子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要想动一砖一瓦都需要经过同意。”一方面,村民对自家房屋的价值心生骄傲,另一方面,他们却不得不面对背后的囧境:房屋不能拆,不能大规模维修,不能刷白,不能刷油漆,不能钢筋水泥加固……

记者途经库楼湾的时候,一位正在和泥的妇女见到随行而来的村领导,立即停下来。“领导,我们家外面下大雨,家里就下小雨,真的已经无法住人了。”她指着远处的一栋民居,眼神里透露出深深的无奈。

“我们也没有办法,我回去会和乡上的领导反映,看能不能适度维修一下。”看着眼前的这个村民,村领导迟疑了几秒才给出回复。他有他的苦衷, 我们离开后,他开始向记者诉苦:“这些房子被列为了文化保护单位后瓦都不能换,但是一旦成了危房,出了安全情况我们又逃不了责,我们也很为难呐。这些乡亲都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哪个不想给他们办好事嘛。”

王福贵是三官场村九队库楼湾的队长,22年前嫁到三官场村。在她眼里,库楼湾如今的囧境也是整个三官场村的缩影。“刚来这里时一栋楼房都没有,全都是这种老院落……那时候的路很烂。”22年过去了,情况变得相反,村里的硬化路、“同心路”慢慢都修起来了,一座座新楼房也拔地而起,但是古老的院落却在长年累月的风吹雨打中变成了“危房”。

在三官场村,有条件的村民都修建起一栋栋小楼房,将原本属于他们的民居腾出来。但是有的则因为经济条件有限,只能住在摇摇欲坠的危房里。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村民向记者抱怨,“都说要进行古村落开发,但是到现在也没有具体的方案。我们的房子到底应该怎么办?”

如何在保护传统村落的同时兼顾村民的现实利益?这是摆在三官场村面前的一道不可回避的填空题。

记者手记

来到三官场村,对于常年身处钢筋水泥丛林中的我们来说,感觉重重青山仿佛将时间阻隔,时光在古村中悄悄放慢了脚步,心也不知不觉中安静下来。

古村落,素来被称为触摸历史的“活化石”,是中国乡村社会与景观的缩影。它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凝聚了一个地域的历史信息和文化积淀,寄托了一群人的“乡愁”,而且具有极大的研究与审美价值。保护古村落等相关历史文化遗产,落脚点是为了保持传统与现代、未来之间的传承性,让历史文化底蕴为社会发展增添一抹浓重的底色。

由于三官场村路途偏远,它们得以较少地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更好保持了古村落的原貌。然而,在接连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传统村落”后,三官场村历史建筑与风貌的保护和村民迫切改善居住环境的希望出现了极大的冲突。

如果古村落遭到破坏,以古村落为依托的民俗活动还会依然存在吗?又如何向游客传递民俗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如果不能呵护村民最基本的“安居”需求,如何苛求当地村民保护?如果没有民俗、没有传统文化底蕴,单凭摇摇欲坠的古民居外壳,三官场村还能吸引人吗?

失去特有的资源,三官场村不过是一块平凡的土地。

我们最终所希望看见的三官场村,是一个在政府政策扶持引导下,让当地资源健康蓬勃发展,不仅“留得住乡愁”,而且能向八方的游客诉说故事、传递传统文化的“中国传统村落”。□本报记者 姚丹 洪叶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