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法制 >> 

网购大量小额假钞 利用未成年妹妹掩护作案

市、区警方联手侦破罕见使用假币案

更新:2018-08-02 08:42:52       来源: 达州晚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尹可

   从2017年8月开始,曾因盗窃“三进宫”的曾某找到了一条致富的“捷径”,他通过网上非法渠道购买了大量半成品的小额假钞,并利用未成年的亲妹妹,流窜于达川区各个乡镇,大量使用10元、20元假币,总额上万元。日前,市、区警方经侦部门联手破获了这起罕见的使用假币案。

手段卑劣

利用未成年妹妹连续作案

日前,达州市、达川区两级公安局经侦部门接到上级公安机关发来的线索,外省经侦警方发现一个制作、贩卖假币的网络犯罪团伙,犯罪嫌疑人购入纸张、油墨等造假原材料,将其加工成假币成品或半成品,再通过QQ群发布消息吸收下线,将假币成品和半成品邮寄给下线销售,其中一名下线疑似达川区人曾某。市区两级公安局立即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专案组,对此线索开展缜密调查。

专案组结合中国人民银行反假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很快锁定了多次在网上购买假币的犯罪嫌疑人曾某。专案组在全方位侦查后,确定了嫌疑人曾某的违法基本情况和行动轨迹。为配合上级公安机统一行动,一举抓获全部犯罪嫌疑人,专案组并未立即收网,而是对嫌疑人曾某的行踪进行全面布控。

在布控过程中,专案组发现,嫌疑人曾某在使用假币时,经常利用未成年的亲妹妹掩护作案。“通常都是将小额的假币给妹妹,让妹妹去买零食香烟等物品。”办案民警告诉记者,嫌疑人利用商家对小孩警惕性小的特点,使用这种卑劣的作案手段屡屡成功得手。

三次入狱

找到发财“捷径”又被抓

近日,专案组在接到上级公安机关收网的统一指令后,通过前期掌握的嫌疑人作案轨迹,成功将嫌疑人曾某抓获归案。同时,还将另一名前来达州与曾某“交流学习”使用假币经验的案犯马某抓获。

随后,专案组在曾某居住的出租房展开搜查,当场查获大量未裁切半成品假币。经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工作人员鉴定,现场收缴的假币面值共计2万余元,其中20元面额假币600张(含双联版半成品)、10元面额假币51张(含双联版半成品)。

经审讯,专案组发现犯罪嫌疑人曾某有盗窃前科,此前曾三次因盗窃罪判刑。但获释后的曾某依旧好逸恶劳,只想靠“捷径”发财。2017年8月以来,曾某经网友介绍,了解到购买、持有、使用假币的一些相关信息。曾某觉得有利可图,遂虚构身份在网上大量购买假币成品或半成品,并带着其未成年的妹妹,在达州范围的多个乡镇流窜作案,实施假币换真币的不法行为。尽管曾被人多次识破,但曾某仍旧不知收敛继续作案,总额上万元。

同时,曾某还与外地购买、使用假币的人员马某,交流假币使用作案技巧,并联手实践作案。目前,犯罪嫌疑人曾某已因涉嫌购买、持有、使用假币罪被刑事拘留,等待进一步处理。违法人员马某被行政拘留15日。

据市公安局经侦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嫌疑人曾某从外省上家购买未裁切的高仿真度假币后,直接在出租屋内用美工刀、直尺等简陋的工具进行裁切。为了防止在使用假币过程中被他人识破,曾某还用种种方式将崭新的假币“做旧”,通常的做法是将假币揉成一团,再用醋、酱油、米汤等对假币进行污损处理,以此减少受害人的警惕。

时刻小心

中小面额假币数量日趋增多

警方表示,近年来,经过公安机关的不懈打击,市民们对100元、50元等大面值假币有了较高的警惕性和防范意识,但对20元、10元、5元等中小面值的假币往往疏于防范,此案嫌疑人就是专门钻这个“空子”。

从达川区警方侦办的假币制贩犯罪案件、非法持有假币案件、持有使用假币案件,和办案过程中收缴的假币,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反假货币监测系统提供的数据来看,中小面额假币数量占缴获假币总数的比率越来越高,中小面额假币收缴的数量日趋增多,假币仿真工艺度不断提高,社会危害大。

警方提醒:防范小额假币

随着商品交易流通量的增大和造假技术的提高,假币案件频发,针对当前假币犯罪的新趋势,经侦民警总结了三个“警惕”假币的防范方法:

一是警惕假币伪造技术的提高,鉴别假币时不能仅以一两个防伪标志就放松警惕,应通过“看、摸、听、测”等多种方法来综合判断,假币不可能具有真币的所有防伪特征;

二是对小面额假币要提高警惕,低面值假币制造者利用人们对小面额假币疏于防范的心理,出手作案成功率更高;

三是警惕消费过程中的“假币以整找零”,用大面额假币消费是不法分子犯罪牟取暴利的主要作案手段之一,广大群众在收到大面额人民币时要仔细鉴别,对收回后又付出的人民币要提高警惕,谨防不法分子以“掉包”的形式非法牟利。

 □王贝蓓 本报记者 程序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