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万源一村小校长晕倒在讲台 9年前查出脑囊肿仍坚持教学

更新:2018-07-03 10:33:17       来源: 达州晚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尹可

19岁回到家乡教书,

想带学生走出大山,

“身体能支撑多久,

就在学校呆多久”

走马坪小学,在万源市石窝镇的大山谷里。6月15日,在这所小学身兼校长、教师和后勤主任三职的张渠江,送走最后一个回家过端午节的学生后,回到空荡荡的学校,和家人迎来短暂的三天休假。

接下来,一大波事情还等着他:“期末考试提前了,要给学生加紧上课”“学校的电线老化,教室几乎都断电了,申请递上去,还得催催”“暑假支教队要来了,还要把课程安排好”……张渠江想在期末前把这些事都归置好,即将到来的暑假,他打算抽空去医院复查那个在脑子里呆了9年的5厘米囊肿。虽说是良性囊肿,但因压迫大脑神经,近来他越发“头晕、忘事”。

晕倒讲台,被查出患有脑囊肿

张渠江告诉记者,得知自己患有右侧颞极蛛网膜囊肿是2009年夏天的事。

5月的一天,骄阳似火,正在上课的张渠江突然头晕,栽倒在讲台。当他再睁开眼时,已躺在达州市医院的病床上。“我当时醒来很迷惑,怎么前面还在上课这会儿就在医院了?”后经华西医院诊断,张渠江患有脑囊肿,并且已经长到5厘米左右大小。他拒绝了医生的要求,放弃住院,选择吃药治疗。张渠江说,“所幸,囊肿暂时是良性的,就采用药物保守治疗。”

据张渠江介绍,走马坪小学是五年制小学,有100多个孩子,最小的3岁,托管在学校的幼儿班,最大的12岁,读五年级。学校教师短缺,现在加上他和退休返聘的老校长不过7人,一名老师需要包揽一个班的所有课程。“最近有老师请产假,我和其他老师还需要分担她的课程。”张渠江断断续续道出了苦衷,坦言自己连一天的假期都难找。于是,为了不因奔波医院“拿药”而妨碍教学任务和学校事务日常,张渠江和医院商量,一个月寄一次药到学校,再利用暑假去医院复查。

留不住人,年轻老师来了又走

石窝镇走马坪村位于大巴山腹心地带,群山环绕,大山深处,条件差,吃水难。走马坪小学是张渠江的启蒙之地,在朗朗读书声中,16岁的他考上四川省宣汉师范学校,第一次走出了石窝镇的大山。2001年,19岁的张渠江毕业回到家乡,成为了石窝镇一名普通的乡村教师。2007年,25岁张渠江来到走马坪小学,当上了这所村小学的校长。但因为人手短缺,张渠江更像是“一块哪需要往哪搬的砖”——不仅负责教学,他还包干买菜拉水、修理门窗、疏通管道等后勤工作。

“曾经有年轻的老师到我们这里来过,但是可能觉得环境难以适应,最后还是走了”,张渠江语气中透着遗憾,他知道偏远村小有多需要青年教师的新鲜血液供给。但他也看到,山谷里这所1998年翻修过一次就再没动工过的学校,太难留住青年人——门窗锈了,电线老化断电,最开始没修蓄水池时,吃饭还要骑摩托翻山路拉水。

不过,张渠江还在努力,一点点地增加着这所在旁人眼中显得破旧寒酸的学校的吸引力。“我们学校后面还有一个土坝子,中心学校已经打报告帮我们申请硬化成标准操场了。”张渠江兴奋地说,学校电线老化、生锈的窗户问题也已经反映了,等着维修人员来。学校通了电,因断电闲置的电子白板也能立马用上,常年关不上的窗户以后也不需要张渠江绕铁丝加固了。

回到家乡,想带学生走出大山

走马坪的环境“吓走了”一些老师,但在张渠江的情感中,他应该留下,这里是他的根。

“我小时候就在走马坪小学上学,舅舅是我的老师。”张渠江回忆道,几十年前,这里还只是一座“石头堆子”堆起的学校,没有电,老师和学生在教室点着煤油灯上自习。

他说,放心不下这里的孩子,他想让孩子们接受教育,走出去。

“这里的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平时都由爷爷奶奶带着,父母一年左右才能见一次,很多时候学校教的,不仅是一般的课本还有行为习惯等。”张渠江说,学校里还有一些身体有残疾或智力有缺陷的孩子,他们更是需要花更多时间照顾。

6岁的彭彭(化名)和11岁的希希(化名)就曾经让张渠江颇为头疼。“两个孩子智力上有些缺陷,刚来学校的时候,随地大小便。”说到这,他有些哭笑不得。他表示,自己那时常常会在操场上清理两个孩子的排泄物。

“教育他们又不能太凶太急,得慢慢来。”虽然这些“小调皮”常常给自己带来麻烦,但张渠江耐着性子,把他们全当自己孩子来教。他感慨说,自己能力和力量有限,渴望有更多青年教师、志愿者关注这群“探头想看看外面世界的孩子”,丰富他们的见识见闻。

今年暑假之前,张渠江试探性地走出了一步——有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志愿者下乡义诊,张渠江小心翼翼地向志愿者探问能否请他们在义诊之外给学生义务上课。志愿者欣然答应,让他很是惊喜。“这次给孩子们开了数学、历史、手工课等,已经有60多个孩子报名在暑假回学校参加活动。”张渠江说,这是初次在暑假开课,虽然只有10天,但“孩子们都高兴坏了”。

张渠江也高兴,他想陪着孩子们成长,只是脑里囊肿现在却常让他头晕、头疼,好像在催促他“歇一歇”。但他还在坚持,他常说:“身体能支撑多久,就在学校呆多久”。张渠江坦言,或许自己会像老校长一样,“一呆就是一辈子”。

□本报综合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