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方寸之间 雕刻精细人生

——探访达城手工刻章的最后守望者余学弟

更新:2018-06-15 11:43:17       来源: 达州晚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庞岚月

提起“手工刻章”,相信不少达城人儿时记忆里都会有很深刻的印记。但随着时代的变迁,“手工刻章”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拥有这门老手艺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昨日,社区记者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在荷叶街找到了目前达城最后一位手工刻章的守望者——现年76岁的余学弟老人。他从事手工刻章55年,在电脑刻章出现、手工刻章逐渐没落的当下,仍坚持传统手艺,执着的耕耘于方寸之间,雕刻着自己精细的人生。

耳闻目染 自学技艺走上刻章之路

6月11日,社区记者在荷叶街达县老县委招待所旁边的一个小巷道里看到,一米多高的旧木桌上,摆满陈旧的雕刻工具。身着红色衣衫、戴着老花眼镜的慈祥老人余学弟正手拿刻刀在方寸大小的平面上转动,时不时的吹去雕刻产生的粉末……这是目前“手工刻章”人留给达城这座现代化城市即将消逝的最后风景。

见社区记者来访,老人停下手中的忙活,为记者娓娓道来他55载的刻章历程。

1942年4月,余学弟出生在达城一个普通的城市人家里,在他儿时的记忆中,解放前的达城就已有了“手工刻章社”。那些“手拿刻刀,昏黄灯光下专注雕刻的艺人形象”深深的印在他童年的脑海里,并被老艺人们执着的雕刻精神所打动。他说,那时心想,要是自己也能有一手刻章的好手艺为那些需要印章的人服务就好了。也许是命运的眷顾,上天居然真的给他送来了一个专门刻章的“师傅”——那就是后来成为他妻子的张萍(化名。由于他老伴现已去世,要求用化名)。1960年,18岁的余学弟参工到原地区肉联厂,经人介绍认识了漂亮姑娘张萍。那时张姑娘才16岁,刚从学校毕业,因刻章社招收新学徒而幸运的进入了当时达县公办的刻章社。因为是恋人关系,余学弟经常跑到张萍工作的刻章社去耍,更是耳闻目染的对刻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结婚后,张萍成为余学弟刻章路上的引路人。1963年,在张萍的支持指导下,成家立业的余学弟利用下班后的业余时间自学刻章技术。

要在方寸之间把字准确无误地刻出来,对只有初小文化的余学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

为提高自身水平,余学弟手头除了经常有一册各种字体对照的《刻字入门》基础书籍之外,他最喜欢找语文及字帖类的书本来阅读,手头随时不离新华字典,遇到不认识的字就在字典上查找学习,翻说文解字,看这个字的出处及字体演变历程,逐渐积累了很多适用于日后雕刻的诸多字体。

几十年来,每一枚印章,余老都当做艺术品来雕刻。他说,别看一枚章只有几个字,笔画却有深有浅,构图还要呈现美感,没有时间的积累,根本难以熟练掌握刀法。在刻章的训练过程中,一块石料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反反复复,为了练习刻章,他磨平了多少块石料已经记不清。

在妻子的指点下,加上自己的刻苦和勤奋,余学弟经过多年的沉淀,终于学得了一手过硬的雕刻好手艺,并在80年代初,在翠屏路开设了自己的刻章门市,一生钟情于手工刻章,风雨兼程走过55载春秋。

操刀刻字 手上留下累累伤痕和老茧

采访时,记者看到,余学弟现在的店铺,其实就是个很小的地方,一张陈旧的小桌子和一把木椅子,桌子上立着的玻璃上用红漆醒目的写着“手工刻章”四个大字。桌子的左侧放着一个长方形的木盒,里面摆放着不同规格、不同材质的章坯。老式的木头章、透明有机塑料章、牛角章、梨树章、石头章、玉石章……盒子右侧放着各种刻章的工具,小方刀、大刻刀、锥子、规尺、夹子……他的每一样雕刻工具,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很多都显得非常的陈旧斑驳,仿佛诉说着他一生辉煌的光阴故事。尤其是一个用水牛角做的“锤子”,经过万千次的敲打,已在顶端呈现出一个深深的“凹窝”,余学弟介绍这些工具时,眼神里流露出深深的眷恋。

提到手工刻章艺术,余师傅说,刻章要先学书法,正、草、隶、篆四种字体,学会写还不算,还要学会熟练地反写。在他的刻章生涯里,公章和私章刻得比较多。“公章一般是用仿宋字体,私章则是楷书比较多,偶尔也有些客人会有特殊要求,比如篆书和象形字等。”余师傅说,对于一些特殊的字体要求,他一般是查书,尽量满足客人的需求。

除了练字,刀法也很重要。余师傅说,刻章的刀法一般是三种:横刀、竖刀、挑刀。“刻章的时候,每一个笔画都必须专心致志一丝不苟,稍不留神刻歪了,整个章就废掉了”。

“刻章之前,要先在章面上用毛笔把字体反着写出来,再用刀刻。”时间久了,余学弟脑子里几乎已经有每个字的反向轮廓了。将印章表面打磨平整,画好格子写上字,固定在木质的印床上,拾刀雕刻,至于阴字阳字、隶书篆书、尖口刀平口刀,全在于一双手的控制。“按刻法分单刀和双刀,按刀势又分为冲刀、切刀和冲切结合,根据每个人的执刀方法、运刀刀势和刀具厚薄利钝产生的刀痕也都不相同。”

正采访中,一位女士急匆匆的来到余师傅的摊位前,点名要用玉石雕刻一枚公司用的专用印章。余老根据客户要求,立即选取一枚纯白色的5公分章坯,用砂纸将表面打平,根据刻章的字数,借助小三角尺和刻刀在章坯表面初步确定外圆弧位置、字的间距和五角星的正中心位置,用铅笔加深标注;换圆珠笔在间距中间,反向书写所刻之字;将章坯稳稳地卡在木质的印床之中,用锥子自外向内,先顺章坯的外圆弧圈刻下,再逐一地雕刻字样,成型后镂空五角星;最后打磨平整……虽然年事已高,但余师傅却娴熟的一步步完成着雕刻工序动作。大约40分钟后,女士需求的印章就雕刻完成,在白纸上反复印盖之后,女士非常满意的离去。

余师傅告诉记者,刻章看上去很简单,但要刻好却需要足够的精力和多年的经验积累。现在一般刻一枚公章需要30-40分钟,刻私章只要7-8分钟,而且是直接就上手刻,根本不需要揣摩打初稿。这是他有50多年功底的原因,初学者根本做不到的。“刻章看起来很好学,依葫芦画瓢都可以,但学好不容易。想做到游刃有余,没个三五年时间,没足够的定力、毅力,根本练不出来。”

多年的打磨,余学弟的手艺越来精湛,加上热情周到的服务,让他在当时的达城小有名气,很多市民慕名前来刻章。记得有一回,为了赶工,他在那张数十年不变的旧木桌旁,一坐就是两天两夜。从刻章中感受乐趣,让刻了50多年章的余学弟从来没有疲倦,而是越来越爱。他只要拿上一枚印章开始动刀就停不下来,一定要一气呵成刻完才过瘾。他说,尤其是那种费时费劲的印章雕刻成功沾上红泥印在纸上惊艳呈现时,是雕刻者最激动满足的时刻。

时光流逝,50多年来余老雕刻的印章已不计其数,岁月的风霜斑白了双鬓,但不变的是对雕刻艺术的不懈追求。余老向记者展示说,长期握雕刻刀的右手已形成一层厚厚的老茧,他也曾经无数次被刻刀划伤手指,至今都留下伤痕累累的印疤。

手工刻章渐没落

但依然执着坚守

“算到今年,我已经刻了55年了,亲眼见证了这门手艺从盛到衰的过程。”余师傅说,刻章最火红的岁月在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那时人们开办公司、取款、签协议都时兴盖私章,一枚印章曾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很多单位和市民都需要刻章,每天忙得闲不下来,总是低着头不停地刻。他记得,当时刻私章的人特别多,最多的时候一天要刻20多个。但随着电脑刻章的出现,手工刻章逐渐没落。现在一枚简单的印章,传统的手工雕刻,一般用时半小时以上才能完成,但电脑只需要几分钟,很多人喜欢电脑刻章的快速和字体的“规范”,但余老认为“刻章是一种文化艺术,尽管电脑刻章盛行,速度也快了很多,但刻出来的章都是一模一样的,缺少了灵性。而传统的手工刻章却是刻的一种情感,每一枚印章都是鲜活的,凝聚着雕刻人的心血,并各具特色,这就是手工刻章的意义所在。”

采访中,一位经常到余学弟摊位上来刻章的私企老板张先生也谈到与余老一样的感受:虽说手工刻制的印章没有电脑刻制出来的印章让人耐看、美观。但是每一位印章制作人的书法功底不同,风格也不一样,每一刀的力度、深浅不一样,这样的印章制作出来后,谁也无法仿制并增加了防伪性。所以多年来,他一直喜欢使用余师傅用手雕刻的传统印章。

如今,面对传统刻章生意的冷落,余师傅十分的感慨:电脑恐怕很快就会让手工刻章的手艺失传。现在一天下来多的时候也就四五个刻章的业务,有时连续几天都不开张。他说,现在手工刻章行业一直在走下坡路,甚至可以用惨淡来形容。许多原本刻章的手艺人都改做别的生意了,曾经和他一个年代刻章的好几个同行现在就只剩下他一个人在坚守。

尽管生意很清淡,但他一直舍不得离开这个倾注了大半生心血的行业。几十年做下来了,与刻章行业有很深的感情,喜欢这一行,不为赚钱,只为心中的那份牵挂与不舍,只要身体还做得动,他想一直守望下去。

 □本报社区记者 邱一彪 谯继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