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美文 >> 

文昌阁情缘

更新:2018-05-25 11:52:13       来源: 达州日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尹可

跨出母校的大门,转眼间有二十多年了。当我再次亲近它时,已由昔日的一名学子变成为一名参观者了。阳春三月,草长莺飞,绿意盎然,怀揣着几多崇敬,几许期待,重温学生时代的情愫,沿着青石板路一步步拾级而上,走进了大竹中学文昌阁。

站在宽阔的校园里,凝目望去:教学楼古朴沧桑,教室里静寂无声。绿浓如盖的黄葛古树,如同一个时间智者,地表裸露的树根盘根错节,犹如岁月的图腾,它守护和见证了文昌阁的沉浮。古往今来,“文昌阁”这三个遒劲大字,让文昌浩瀚,昌阁天下;“振文书院遗址”碑上“拾级而上,终可拿云”激励一届届学子胸怀凌云壮志,苦读知识琼林,这八个红色大字,烙在我的灵魂深处,融进了我的血脉。

承载着高三学生梦想的文昌阁校区,与校本部隔河相望,矗立在一个小高地上。那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每年都有无数学子昂扬奋发走进了全国各地的高等学府,开启人生又一历程。我刚上初中时,父母就告诫我:一定要努力读书,争取考入大竹中学读高中。在世人眼里,文昌阁就是一块“鲤鱼跳龙门”的神圣宝地。大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要想考大学,必读文昌阁。拿大人们的话说,只要一只脚踏进了大竹中学,另一只脚就迈入了大学的门槛。

初中时我的成绩还算不错,父母和老师对我的期望值也很高。然而,中考成绩下来,我仅以两分之差与大竹中学失之交臂。那时的高中部招生不比现在,办学规模小,录取人数少,只要没上录取线均被拒之门外,根本没有托关系走后门的可能。

仿佛是冥冥中自有安排。1993年1月,我通过择校考试,如愿走进了大竹中学文昌阁,就读于高九三级复习六班。

文昌阁校区不大,但别致典雅,处处洋溢着读书育人的书香气息,无时无刻不给予高三学子大鹏翱翔展翅云霄的宏愿。当我端坐在明朗的教室里,被那奋发图强的攻读氛围所吸引、熏染和陶醉,感觉自己好似置身于一座神秘的知识殿堂。于是,我开始找寻,驻足校园的每个角落……我追寻它前身振文书院的遗址,寻着了令人陶醉的朗朗读书声和斜坡树林洒下的一片绿荫,找到了养成羽翼冲破万里云烟的豪迈;寻着了苍松翠柏烘托出的严肃沉稳的气氛,找到了奋起精神读落满天星斗的壮志。特别是那深扎土坡、拱出地表、苍劲坚实的黄葛树根,其顽强向上的生命力,即使根须在外,也拼命汲取养分,展示生命本意,展示生命的绿,无不给我蓬勃向上的力量。在这里,我度过了紧张而忙碌的高考最后冲刺。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在上完晚自习回校本部的宿舍途中,每当我步履匆匆经过矗立在校园内的陈列室时,抬头仰视那幅饱受岁月历练而又蕴含深意的“大泽深山毓龙凤,竹简华翰徵文昌”楹联,让我顿悟感慨。在那见证了大竹中学百年的发展与腾飞的正衣冠镜前,看着那随时间消逝的房舍但精气神却永存的凤鸣书院遗址,我似乎总能感受到母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景一物在向我倾诉着什么。与草木对话,与房舍独白,让我心潮难平。那些草,那些树,那些房舍,似乎明白我的过往。感谢时光,感谢岁月,让我们有缘重逢,倾吐自己的离别愁绪。与草木对话,我渴望找到自己昔日的影子,沿着记忆的思路,体味母校的点点滴滴。

我不是演说家,没有神思妙语的口舌,去诉说文昌阁那悠久的历史;我不是歌唱家,没有圆润动听的歌喉,去礼赞文昌阁那丰硕的成果;我不是诗人,没有跳跃灵动的妙笔,去生辉文昌阁那诗画的美景……然而,走进大竹中学陈列室,翻开它厚重的历史书简,一页页,一章章,一节节,写满了竹乡英才为共和国栋梁所书写的辉煌。那些带着母校的嘱托走出去又为母校带回荣耀的人们就像一颗颗启明星,让我的双眸闪烁,震撼着我的灵魂。

据校志记载,大竹中学的前身是六百多年前始建的振文书院。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乱局甫定,便在县城南外文昌宫(今大竹中学文昌阁校区)创办振文书院,仅明清两代,就培养出进士20名,学富五车、勤勉廉政的“探花”江国霖成就最高。

这是一块生长英才的沃土,是冶炼英才的熔炉。作为“百年学府”的大竹中学,有些大气,不闭塞,有一种海纳百川的气度。尤其是在近现代,是育国家栋梁之才的地方,说它是竹乡文化的渊薮地,一点不为过。那种厚德笃行、培育栋梁、利及乡帮、泽被桑梓的办学宗旨,以及崇实尚勇、全面育人、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造就了一大批妇孺皆知的时代风云人物,可谓群星璀璨。具体来说,就是诞生了以江国霖、濮斗衡、夏裕纶为代表的乡帮进士文化,以徐德、林孔唐、徐永培为代表的先进革命文化,以李萍、唐韩君、尤学伍为代表的二野军大文化,以王明达、沈忠厚、罗四维为代表的竹乡才俊文化。

人届中年,总有挥之不去的情愫,怀念曾经的迷茫,怀念曾经的清贫,也怀念曾经的成功,但时隔多年以后才突然发现,很多东西都已留存在心底。昔日的同窗已天各一方,在人生的舞台上打拼着属于自己的天地。我清楚地知道,过去的成功不可再复制,很多东西只有交给岁月,让岁月去打磨,让岁月去定论,正如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所言:“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我感恩母校,感恩文昌阁的每一堂课,感恩给予我教诲的每一位老师!他们是我人生道路上的航标灯、人生历程的领路人。他们给予了我一生中最为宝贵的财富,我将永志不忘。

□王晓林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