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退休后重拾画笔

宣汉七旬“顽童”杨绍伯两百余幅风俗画寄情家乡

更新:2018-04-28 15:35:27       来源: 达州晚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尹可

今年四月初,四川文理学院美术馆举办了“文化自信、乡村振兴——彭广素、杨绍伯民间艺术展”,展出了杨绍伯的31幅精品画作。正如展览主题所指,杨绍伯的画展现了以宣汉为代表的乡村新面貌。大量写实逼真的山水风俗画让很多看展人如临其境,清新质朴的乡村气息和田园意趣扑面而来。然而,令人不解的是,不少画的题注写明画作完成于北京。如此逼真的画为何成稿于异乡?这些画的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人物名片:

杨绍伯,汉族,1944年生于宣汉县城。音乐专业,原川剧团琴师。少年时结缘美术,擅长工笔花卉。后于宣汉县文化馆工作,2004年退休后在北京居住,数年后不甘寂寞,思怀故乡,始重提画笔,十多年中,每半年回乡采风,半年留京作画,成画数百幅,汇集成册,以慰乡思,回馈家乡。

22日,今年74岁的杨绍伯从北京回到宣汉采风,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讲述了他的创作故事。

七旬“顽童” 扑身美术创作

气色红润,满头黑发,说话声如洪钟,举步稳健有力。初见杨绍伯,你定不会相信眼前这位先生已经74岁了。访谈间,他轻松忆起往事,笑谈人生经历和各方见闻。年轻时吹笛操琴,中年时自主创业,老年时醉心绘画。“我的画不卖钱。”图个乐,圆个梦,杨绍伯以“顽童”之纯心置于画业,看似作乐,实是念乡,意在留下故乡宣汉的幕幕美景。

点击图片观看H5

杨绍伯1964年调县曲艺队,学的是乐艺。从川剧团到文工团再到后来并入的文化馆,他执业曲艺领域。但有的人就是天生多用,早在1962年,杨绍伯18岁之时,他画的一幅《毛主席和少先队员》就登上了宣汉县第一届美术展。

据杨绍伯讲述,他结缘美术源于偶然,当时他的一位亲戚有绘画基础,便抱着好奇心跟着学了一段时间工笔画,没想到颇有天分,画啥像啥。于是,在工作之余,杨绍伯开始到处画广告画,一个月能收入好几百元。或许杨绍伯身上天生有股闯劲,同时具有超前思想,上世纪80年代,他凭借美术功底开始创业干起了室内装修,并因此成为了宣汉县第一个万元户,人称“杨百万”。把女儿们送往北京上学后,杨绍伯开始画起了花鸟,逐渐在身边的圈子有了名气。

在2004年以前,由于工作原因,杨绍伯用在绘画上的心思和精力并不多。2004年退休以后,杨绍伯到北京与女儿们团聚。身在异地倍感思乡,大半辈子的记忆都在宣汉,如何不念家乡?同时,受当地艺术氛围感染,杨绍伯从各地的山水画获得体悟:“宣汉那么美,何不将它画出来呢?”北京的养老时光漫漫长长,2008年奥运会后,他开始专注美术创作,决定画家乡宣汉的山水风景、风俗民情。每年之中,杨绍伯一大半时间在宣汉采风,然后将底稿带至北京对其中所涉风俗文化进行考证,完成创作。

历经艰险 跑遍家乡山水

《土家农舍腊肉香》、《石梁山上插秧忙》、《浦江中河农家宴》、《坪楼山下老瓦房》。这是杨绍伯其中四幅画的题名,连诵即成诗。在他所画的两百多幅画里,有高山平坝,石桥宝塔、峡谷瀑布、溪水船舶、村道农家,其间有着烟云缭绕、雾漫溪桥的流动,古道悠悠、崇山峻岭的雄阔,也有社火赶集、百舸争流的闲趣。而这众多自然美景与生活场景皆取材于宣汉。

点击图片观看H5

一个速写本,一部相机,近十年来,为画出家乡的山水民情,杨绍伯带着这两个物件,走遍了宣汉县的50多个乡镇,拍下了一万多张采风素材,画下了上千张素描底稿。宣汉位于大巴山南麓,很多村镇地处偏远山区,路途崎岖难行。然而,风光总在丛林深处,为了画出最原生态的宣汉风情,年逾古稀的老人依然行走在山间。一路上,他曾搭乘摩托车颠簸在半山腰的悬崖边,曾在荒无人烟的山路上被硕大的黄牛挡住去路,甚至在拍桥下溪水时由于太过专注被突然驶来的汽车撞倒。

杨绍伯的画中有不少瀑布,这些瀑布较为原始,所在之处人迹罕至,无路可走。而这并没有成为杨绍伯采风的阻碍。有一次,杨绍伯为了画一处谷底瀑布,便找到附近的一个农民,一起肩挎绳子,手拿弯刀,开辟出一条小径,并让农民在谷顶握住绳子,自己顺着绳子滑到谷底。据杨绍伯回忆,那些地方处于荒野,随处都有蛇,经常能听到各种动物的叫声。即使在一些有人家的地方采风,也时常冒出恶狗,追赶吠叫。

点击图片观看H5

取景只是第一步,要想呈现一幅兼具风景、人物、生活场景等多个元素的乡村民俗画,必须要选材、构图。杨绍伯时常对着导入进电脑里的照片反复研究,一个人的动作姿态有时要研究好几个小时,每幅作品出来前他至少要练习五稿,才能达到他的理想标准。

身在他乡 心念家乡发展

绘画于杨绍伯而言不是谋生工作,只是个人爱好,可他花在作画上的时间并不少,如果不是在采风时期,他每天早上六点就起床画画,直到夜里十一二点才休息,一门心思都在绘画上。据说他曾经在短短2个月里画出了20幅画,平均3天一幅,画面生动逼真精美可感,让人称奇。

点击图片观看H5

“我已出版了个人画集《山水宣汉》,目前正在筹备第二本画集《山情宣汉》,预计2020年完稿出版。之后呢,我会将创作内容对准宣汉的民间音乐,再争取出版一本《山音宣汉》。”据杨绍伯讲,他的画集皆是自费出版,不算采风和绘画原料的费用,仅出版500本《山水宣汉》就耗费了8万元。目前,宣汉县委、县政府、文化馆、图书馆、县志办、档案馆、中小学等多个单位均收藏有《山水宣汉》。

点击图片观看H5

到了北京,一直对故乡宣汉频频回望,这位古稀老人内心深藏的是怎样一种故土情结?“宣汉是个好地方。”说起宣汉的好,杨绍伯如数家珍:历史悠久的巴人文化、物产丰富的富饶之乡、迅速发展的城乡建设、珍贵独特的文化遗产……

这些年,看着家乡在交通、住房、物质生活条件等各方面的改善,杨绍伯心中感触颇深。他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走来,几十年的人生与宣汉如同“命运共同体”一样,他所经历的时代是极具参与感的时代,这也让他对家乡宣汉时刻保持着关注,深植一颗回馈宣汉、推介宣汉的责任心。

杨绍伯的画在北京的画廊里独具一格,很少有人会投入如此多的精力和金钱去描绘一个并无名气的地方的风情。但是,也正因为他的画,更多人开始知道西南有一个美丽的小城,它的名字叫宣汉。

点击图片观看H5

在异乡的宣汉人偶然看见杨绍伯的画,会目不转睛,惊喜地指着画中的一处屋舍或山峰,说“我以前就住在这儿、去过这儿”,被勾起无尽的乡思与怀念。

宣汉县美术家协会主席张旭认为,杨绍伯的画从民间美术表现手法入手,以最直接的方式表现自我感受,色彩明丽,对比强烈,借用了中国画平远的构图方式、传统的水墨技法造景写实,具有独特的感染力。

根在哪里,心在哪里。杨绍伯说,再过几年,他会回到宣汉,不再远走,因为他属于宣汉。 (本报记者 刘苏颉)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