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达州记忆】帝主宫,还有个名字叫“齐安公所”

更新:2018-04-09 11:43:29       来源: 达州晚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尹可

    达城帝主宫巷,解放时便有此名,1957年改称静花巷,1967年更名为上游街第三号巷,北与柴市街相接,南抵凉水井街、会仙桥街,中与仙居巷为邻,长215米,宽6米,因巷内曾建有帝主宫得名。

帝主宫的由来

从柴市街看帝主宫巷

据《达县商业志》记载,清嘉庆元年(1796),达州徐天德发动白莲教起事。清王朝云集满汉亲兵劲旅10万,乡勇10万,军费白银数千万两,在达城设立行台、粮台,建立川湖陕靖寇指挥中心,以镇压徐天德领导的白莲教。

大量兵员的涌入,带来物资消费猛增。湖北黄州商人从中看到了商机,纷纷到达城来做“火线生意”,日子一长,由行商逐渐成为坐商,在南门码头到黄龙寺一带修房盖屋,定居达州,并在黄龙寺后修建了帝主宫。

帝主宫供奉的神为张七,称帝主,又称福主、土主,起源于湖北黄州的麻城,后随人口迁徙传播四方。据《麻城县志》记载,张七来自四川璧山县(今属重庆),生下三月就能说话,七岁能通诗文,十七岁历游到麻城,发现民间有许多败坏风俗的祠堂,于是将其逐一毁掉,也因此被捕下狱。三年后,麻城突发大火,张七说自己能救火,被释放后,他用一根红色的棍子指向大火,火立刻灭了。张七随后骑马来到五脑山,就地飞升成仙。当地人在五脑山立祠祭祀,“岁苦旱潦祈之必应,人民疾厄祀之必痊,湖山险阻呼之必安,嗣续艰危祷之必吉。远近朝谒者无虚日。”宋朝封紫微侯,明朝封助国顺天王,民间称张七相公。

帝主宫,曾是黄州人的会馆,他们为了团结同乡,互相帮助,更好地开展商业活动,在全国各地建有帝主宫。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政府法制办宋飞在《黄州商帮、帮会行规在民间法与国家法博弈所起的作用》一文中写道:黄州帮有实力的,只有黄安、麻城、黄冈三县,这三县有一个同乡会的小组织,名叫帝主宫,是三县人联合创办的。

据说当时黄安籍商人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同行是冤家,不必成立此机构,但是麻城人按照其本地风俗习惯,首先在武汉汉口建立了帝主宫,也就是后来的黄州帮。黄州帮中以麻城人最多,黄冈和黄安人数次之。帝主宫作为三县的集中联络处,其经费来源,一靠巨商捐助;二靠从商盈利中提成。组织方式是由巨商每年推选帝出负责人。每年的三月初三、九月初九做财神会,各地商人聚集帝主宫,喝会酒,看会戏,联络感情,共庆生意兴隆。

唐朝时黄州为齐安郡,因而帝主宫也称为齐安公所。达城的帝主宫,民国《达县志》记载“楚北黄州人建修,在县城东门外,为齐安公所”;《达县市志》则云“东城静花巷内,建造年代无考”;《达州市城乡建设志》在介绍帝主宫时指“清代中叶,县民(原籍湖北麻城一带)于巷内建帝主宫”,较为明确了帝主宫的修建时间。大门在今工商银行家属院大门右侧。

帝主宫的血泪

抗日战争时期,作为大后方的达城,也未能逃出日寇的魔掌,仅飞机轰炸就有三次。

1939年12月,日机空袭达城,投下一枚炸弹,位于万寿宫的省桶油贸易公司达县分公司仓库起火;1941年8月30日,日寇一个中队9架飞机,从重庆向达城飞来,向滩头街、梧桐梁投弹20枚,其中落在梧桐梁的一枚炸弹,炸出的泥土将一老人掩埋,天主堂和刚建成不久的通川桥遭到日机扫射,死亡4人。

更为严重是1940年8月21日。据贾之惠、朱忠厚和90岁的罗正佑回忆,这天上午10时左右,达城天主堂防空监视哨发出防空警报,人们迅速进入防空洞隐蔽起来。不一会,日机的轰鸣声由远及近,由小到大,只见9架日机,3架一组,呈品字形从河市方向飞来。这群飞机在达城上空盘旋几圈后开始狂轰乱炸。达城东部笼罩在爆炸声和硝烟中。日寇的这次空袭,扔下44枚炸弹,帝主宫(今通川区公安局一部)、省达中(今达高中)、中山公园(今人民公园)、绫子机房(今老车坝)被多枚炸弹击中,共有84幢房屋被炸毁,80人被炸死,137人被炸伤。东门城墙的东北角(今通川区中医院)被炸塌二三十米,民房被烧数十家。省达中被燃烧弹击中,烧掉半边校舍。帝主宫当时是关押壮丁的地方,里面住着一个营。日机一枚炸弹击中帝主宫,炸死连长、排长各一人,壮丁20多人,伤者就更多了,附近居民死伤20多人。有个姓李的一家8口,就被炸死了7人。帝主宫房屋炸得东倒西歪,墙壁上弹痕累累,许多房屋坍塌;废墟上一片狼藉,散发出一股浓烈的硝烟味;巴掌大的弹片俯首可拾;还没有收埋的尸体,横七竖八地摆着,鲜血早已凝固,在烈日的照射下散发出难闻的腥臭味。

帝主宫巷的单位

从已掌握的资料看,据《达州市城乡建设志》记载,帝主宫应是帝主宫巷最早的单位了。民国三十三年(1944)11月,四川省高等法院第七分院在这里成立,内设检察处。1950年1月15日成立的达县区专员公署公安处、1951年12月10日成立的川北人民检察署达县专区分署,两个单位先在人民公园内办公,1952年2月迁址帝主宫。1955年9月1日,达县检察分院迁往大北街今49号。帝主宫则成为地区(市)公安(处)局的办公场地,直至2012年迁至西外。如今这里入驻了通川区公安分局、区财政局等单位。早年大门也从帝主宫巷改为柴市街。

这条街巷里曾有达县看守所,据《达州市公安大事记》、《川陕革命根据地政治保卫志》、《达州公安史》的作者何大地介绍,原先为专区看守所。1950年11月达县专区看守所在禹王宫(今达高中永丰校区)成立,1956年6月迁至北外刘家祠堂(原达县十一区区公所驻地),二十世纪50年代末,专区看守所从刘家祠堂迁至帝主宫。1963年4月,专区看守所与达县看守所对换。2002年1月15日,达州市看守所场地整体出让给达州监狱。2008年12月,位于通川区复兴镇李家沟的看守所建成后,达县看守所和通川区看守所一同撤销,并入了达州市看守所。

文化街小学幼儿园前身是通川区第五小学,创办于1953年9月,由东城镇三、四、五街道居委会创办,是达城最早的一所民办学校,人们戏称鸭儿民办,校舍原分布在今仙居巷的两边,该校从创办至今几经变化发展。由于地域狭窄等原因,1991年,达县市教委决定暂停招收一年级新生。1991年秋至1994年春,该校只招收3—4个幼儿班,1994年恢复小学招生,后合并到文华街小学,目前只办幼儿园。曾经一段时间,达县市教委、文化局在此办公。

1992年9月1日成立的工行达县地区中心支行营业部在帝主宫巷营业。

帝主宫巷的今昔

2016年,拆迁中的达县看守所及武警达县中队

精神矍铄的邹国玉,如今已90岁高龄,结婚后一直住在帝主宫巷。1950年起就在五街道工作,先后任过街道主任、支部书记,直至1987年退职。在她的记忆里,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帝主宫巷道很窄,弯弯拐拐,形状与如今相差不大,全是土路,隔几步才有石板,两边几乎都是平房,有两家住的是茅草房。两边的大致情况是:

东边,凉水井街与帝主宫巷交界的地方是任家院子,接着是茅草房、姚家院子、4户居民、青家院子;今44号院是地区外贸(轻化医保、土产、五矿机械三家公司)家属院;高朝门是彭家院子,户主是湖北人,邹国玉家租住在这里。其余住的都是挑水的、做火炮的、纺棉花的人;帝主宫住有和尚,里面还有3户居民;一个院子接柴市街。西边与会仙桥街相接的第一家是尹家院子(后为达县看守所);李家院子住有廖、周、熊、王等6户人家;大树院子有一棵很大的黄葛树,还有一个土地庙,七八户人家。王家院子,一排居民房接一民校。当年,这条巷道有尹、姚、李、王四家大户人家。

如今的帝主宫巷,常住人口3500人左右,一条不长但很狭小的街道上,却开着大大小小20多家餐饮店,经营着串串、火锅、烤鱼、鸡杂、小面、汤圆等,成为餐饮一条街。在原达县看守所、达县公安局家属楼、武警达县中队、针织一厂、针织四厂、毛家大院的原址上,由四川时泰房地产开发公司开发的“城市米兰”楼盘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这里的标志性建筑。

(达州晚报社区记者 郑景瑞)

(本文采写中,除文中提及者外,参考了《达州市检察志》、《达县商业志》等,得到杨绍荣、吴洪玉、贺华珍、王大坤等老人的帮助,在此一并表示致谢!)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