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站列车时刻表 |达州最新航空时刻表|达城最新公交线路运行图|达州日报社各平台广告价格|达州天气预报 设为主页|加入收藏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达州市通川区通川中路118号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新闻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达州日报网通讯员群:243997895
  当前位置:首页>> 社会 >> 

开江熊家祠堂:一部家族的“荣耀史”

更新:2018-03-30 08:22:40       来源: 达州日报 

分享到:
手机读报看新闻,下载掌上达州
编辑:尹可

开江县志办书记熊政建邀请我们到普安镇观音寨村其父母家看老院子。到了他家门口,我眼前一亮:砖木结构两层楼,历经数百年风雨的老房子,悄悄地藏在一堆杂乱无序的砖混结构的楼房后面,孤独地守望着。前檐下面有宽敞的通走廊,石阶边散乱丢弃四个抱鼓石,已然半陷在泥里。房子中间一排木柱通高九米多,有两人合抱之粗,底层也架空铺有木地板,板壁上依稀可见彩绘的痕迹,水磨方砖砌就外墙,柱梁上亦有龙凤等浮雕残存。

见我们好奇,一耄耋老人主动上前为我们介绍说,这是熊家祠堂正堂屋左侧残存的两间寝堂。“文化大革命”前,熊家祠堂都还保存完好。那时,祠堂占地面积约四亩,大小房间三十二间。祠堂建筑坐北朝南,五楹六进,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前、后楼均为两层楼砖木建筑,两边厢房为平房。院落空间有一亩见方,由前山门,东西两边厢房,祭堂、寝堂合围而成,祠堂山门楼上建有戏台。祭堂是祠堂的正厅,是举行祭祀仪式和宗族议事之所,因此在建筑群中规模最大、用材最考究、装饰最华丽。寝堂为安放祖先神位之所。祠堂内原有许多精美的楹联、砖雕、木雕和石刻,图案内容有花卉虫鸟、八仙过海、劝善尽孝故事等。门窗月梁有精美的图案且刀法细腻,做工巧妙。

说到此时,他眼里闪过一丝异样的色彩,顿了顿,继续说道:“土改”时,祠堂的房屋分配给了九户人居住,人们根据不同需要乱拆乱改,房屋开始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尽管如此,“大跃进”时,还可以容纳附近三个队四百余人在这里吃“食堂饭”。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生活紧张时期,门楼、戏台的柱头、木板都被住户拆去卖了。“文革”中破“四旧”,祠堂里的字画、雕塑遭受灭顶之灾。其中清朝康熙年间,县令窦容遂赐给族人熊子相的一块匾额“望重雨钱”也被劈了,有人把四个金字抠下来卖钱,竟然得金四两。后来,因住户不慎失火,祠堂右侧厢房(包括祭堂)付之一炬。近些年,左侧厢房也被拆毁另建新居,幸剩四间寝堂还试图顽强地向人们证实熊家祠堂曾经的辉煌。

祠堂是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它记录着家族的辉煌与传统,是家族的圣殿,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和历史文化的延伸。但熊家祠堂的如此命运,的确让人心寒。

县城附近竟然曾经建有如此规模的祠堂,出乎我们意料之外。我们在熊氏族人的带领下,登上了熊家祠堂背后的小山——狮子包。狮子包属七峰山余脉,依托棺山坪、大席家山,远连永兴、太和山脉,居高望远,平畴沃野,阡陌纵横,新宁、普安两镇尽收眼底。熊家祠堂坐落福地,依山傍水,背靠狮子包,山尽头的水井岩和观音寨犹如两个龙头,前面恰有旧时跑马射箭的镝子包,当地人称“二龙抢宝”。新宁河从门前一里许缓缓流过。可见熊氏先人,为修建宗祠定是煞费苦心。

熊氏一族修建宗祠,经数代人不懈努力方才告成,其过程分外艰难。熊氏一族四大支,遭明末之变,由楚(湖北)入川,一支落富顺,一支落涪州,一支落开县,一支落新宁(现开江)。熊氏开江始祖熊飞,落业新宁城北四里七峰山下,居所坐南向东。新宁近郊水肥地美,素有“一碗泥巴三碗饭”之说。经三代人节衣缩食,苦心经营,康熙年间,其孙熊子相已富甲一方。熊子相为人正直端方且尚义疏财,在地方上有很高的威望。时得县令窦容遂嘉赐匾式表彰,匾式上书“望重雨钱”四个金字,名动一时。子相重视耕读传家,仅自己一房的儿孙辈就出了两国学、六庠生(秀才)。

熊子相的孙儿熊世儒(庠生)在开县经理盐务发达。他深恐年代久远族人不知本源,不能继承和光大祖德,遂于乾隆五十三年发愿,有生之年要建造宗祠、修宗谱、确立清明会。嘉庆元年,不幸逢白莲教起事,战乱中开江百姓死亡惨重。熊世儒准备修宗祠的资财在逃亡中也散失殆尽。家业凋零,熊世儒最后抑郁而终。

又过了八年,经休养生息,修宗祠的事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世事无常,恰又逢与张姓打官司,打官司的费用由族内照丁派给,修宗祠的事只能迁延。

道光年间,熊世儒的儿子熊代宽(庠生)上承先人之志,集千金,经数年,终于建成宗祠,修成宗谱,并确定了由各房轮流牵头,年年召开清明会,祭拜祖先和处理族务。从此,熊氏家族具有了更加强大的凝聚力,家族活动走向了规范化,三百年来生生不息,呈现出长幼有序、伦常分明、尊卑有别、爱敬相生、贤愚化、重耕读的好气象。

新中国成立后,祠堂的祭祀功能消失了,大都被改作学校、仓库、工厂等。到上世纪末,开江的祠堂已所剩无几。熊氏族人津津乐道的是,三百多年来,熊氏家族出了几十名庠生,还出了县令,熊氏族谱至今保存完好。□冉文波 文/图

达州日报社概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法律顾问 | COPYRIGHT @ COPY 2013-2020 BY WWW.DZRB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客服QQ:159847861 新闻QQ:823384601 投稿邮箱:823384601@qq.com 热线电话:0818-2379260
主办:达州日报社 地址:四川省达州市 蜀ICP备13024881号-1 川公网安备 51170202000151号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四川省互联网不良与违法信息举报 举报电话:0818-2379260 举报邮箱:jubao@12377.cn
达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