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闻宣传中关注民生,成了达州日报记者一种自觉责任。多年来,记者走基层,奔赴第一线,组织开展公益活动,关心民众生活现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时间流逝,重新翻阅那些泛黄的报纸,报社开展的不少重大民生活动和民生报道依然历历在目。
“东方红”三姐妹引发关注——杜晓东、杜晓方、杜晓红是孪生三姐妹,出生在达县赵家镇一贫困家庭,因家庭贫困面临失学。1994年,达州日报报道此事后,迅速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很多热心人向她们捐钱捐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了学业,后来分别考入了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泸州医学院和成都大学。
宣汉农民王元高修桥轰动世界——1995年,宣汉茶河乡农民王元高砸锅卖铁,举债数十万为当地农民义务修桥陷入困境。此事被达州日报记者得知后,多次深入现场采访,将王元高修桥的义举报道出来,引起包括日本《朝日新闻》在内的国内外50余家媒体关注。在社会各界的热心捐助和各级政府的资助下,先后为王元高修桥募得资金数十万元,帮助王元高修起了大桥,造福一方乡邻,发展一方经济。
帮助宋宁峰上学读书——1999年,宣汉县峰城镇9岁少年宋宁峰父亲出走母亲瘫痪,宋宁峰小小肩膀艰难支撑起全家人的生活。本报记者得知后,除报道他的事迹外,还积极寻求社会捐助达数万元,帮助他解决困难。此后又连续多年关注他,协调学校为他建立专门账户,鼓励他勤奋读书,直至其中学毕业。
为血癌少女多方奔走——2004年,辽宁少女任爽不幸得了血癌,得知她的亲生父母有可能是达州人,报社的记者积极行动起来,与央视、湖南卫视等全国数家媒体一道加入为任爽“寻亲”的行列。经过30多天的辛苦寻找,前后6次到宣汉天台、五宝镇,先后找到4对疑似父母,并几度前往辽宁认亲,在挽救任爽生命的过程中做了大量工作。
请边远山区教师过节——每年教师节前后,达州日报都会针对边远山区乡村教师开展系列活动,宣传他们扎根乡村的事迹。2007年教师节来临之际,《达州日报·教育周刊》邀请了20位乡村优秀教师到达城过节,向他们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带他们参观达城的新变化,游览达城周边的风景名胜,还受到了市上领导的亲切接见。2009年教师节之际,达州晚报邀请10对乡村夫妻教师到达城过节,为他们拍婚纱照,以此表达对人民教师的尊敬。
挽救少女周继的生命——2010年,宣汉15岁贫困女孩周继因患心脏病危在旦夕,达州日报和达州晚报对其连续追踪报道,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关注。在相关部门以及爱心人士的大力帮助下,将周继送到成都成功做完手术,目前周继已经痊愈返校读书。
暖冬行动让寒冬温暖如春——每年春节前后,达州晚报都会开展“暖冬行动”,向社会各界征集棉衣棉被、烤火炉、米油等爱心物资,为留守儿童、空巢老人以及家庭贫困者送去温暖。此项活动开展以来,解决了不少困难家庭的具体困难,也引燃了社会各界的爱心之火,每次活动开始后,都会引发社会各界的踊跃参与,在巴渠大地掀起一股股爱的暖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