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2025年07月30日
“你猜,今天早上我跟儿子寄吃的用了多少钱?”上班途中,我忽然听见前面一位身穿蓝色衬衣的中年妇女,和旁边身穿白色短袖上衣的中年妇女在聊天。
“你又寄了啥好吃的?看来邮寄费不便宜。”穿白色上衣的妇女一脸好奇地问。
“我给他寄了点儿酥肉和苞谷粑粑,一共用了五十九块九的邮寄费,你说贵不贵嘛?”
“这邮寄费你儿子在外面买都买得到了。”
“可是儿子就喜欢吃我做的酥肉和苞谷粑粑,唉!贵就贵点儿嘛,他喜欢就好!”蓝色上衣的妇女脸上带着自豪。
望着她们渐行渐远的背影,恍惚间,我想起了自己的妈妈。
妈妈年轻时曾经在供销社的国营食堂干过,所以厨艺还不错。以前在县城读高中时,我最想念的就是每周末放假回家,妈妈亲手给我们做的馒头和花卷。县城离我老家有二十多公里,坐车一个小时左右,那时客车挺少,县车站每天就发几班车,而且还是那种破旧的小客车。
我一般在星期四下午放学后,利用吃晚饭到上夜自习之间的空余时间,一路小跑到离学校约三公里远的县车站,提前把第二天的车票买好。星期五下午最后一节课,人虽在教室里,心却早就飞走了。下课铃声一响,立刻抓起书包箭一般地跑出教室,向县车站飞奔而去。那时车太少,每辆车上人都塞得满满的,我常常被大人们挤在狭窄的车门边吃力地站着。可我心里总是美滋滋的,因为心里想的全是妈妈做的香甜可口的馒头和花卷。
星期天上午,是妈妈做馒头花卷的时间,那时肉很贵,而且还需要肉票才能买到,所以一般不能做包子,只做馒头或花卷。做馒头花卷需要老面,没有酵母粉,妈妈就会在每次做完后,特意留一点儿面团和水醒在一个陶瓷的大钵子里,待下周做的时候,就有自然醒好的如棉絮状的老面了。
一大早,妈妈就起床开始忙活,先把适量碱和糖用温水化开加到老面里,用筷子搅拌均匀,如果是做花卷就不用放糖。放碱的多少至关重要,少了不涨,多了发黄且口感不好,可妈妈却总是放得恰到好处。接着就需要加入大量的面粉了,只见妈妈一只手按着钵子的边缘,另一只手一边加面粉,一边在钵子里用力揉搓。这只手揉累了,又换另一只手揉,直到揉得面团完全光滑不沾手。然后再用一根湿纱布盖在上面,静置醒发两个小时左右,这时面团完全发酵呈蜂窝状,蓬松柔软得都快溢出钵子了。
妈妈先用手抓一些面粉均匀地撒在干净的案板上,然后把钵子里醒好的面团全部倒出来,再次加入少许面粉用力揉搓,面团在妈妈的掌心间经过多次翻折后终于揉好了。这时妈妈拿来一把菜刀,把面团切成长条状,然后把切好的每根面团用双手轻轻揉搓几下。如果是做馒头就简单一些,用刀把搓好的长条面团,直接切成一个个三公分左右的小块即可;如果是做花卷,还需要用擀面杖把面团压成薄薄的长方形状,然后舀几勺油辣椒倒在上面,用手轻轻地涂抹均匀,再撒上盐和葱花,从边缘处用双手把面团裹成滚筒状,最后用刀把面团切好后,再一个个挨次放入蒸笼里。用大火蒸二十分钟左右,关火后捂上几分钟再揭盖子,一股浓郁的麦香味顿时扑面而来,一锅热气腾腾、白白胖胖,让人垂涎欲滴的馒头或花卷就做好了。
妈妈一般都要蒸上好几屉,中午吃一些,剩下的则让我们几姊妹带到学校吃。如果是做的馒头,妈妈还要额外炒上一瓶老咸菜,让我们带上拌着吃。到了高二,学习任务加重了,不能每周末都回老家,但妈妈仍会做好馒头花卷或咸菜,抽空或托人带到学校来。馒头、花卷和咸菜陪伴了我整个高中生活,它们是紧张学习中的调味剂,也是我永远吃不腻的美味!
而今妈妈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每次回到老家,她还是习惯性地像当年一样,给我做一些包子、花卷、油条、苞谷粑粑等。若是遇上节假日,她还会给我包粽子、炸麻花、炸酥肉、做卤菜,临走时,还要给我再带上满满几包,嘱咐我回城后冻在冰箱里慢慢吃。虽然现在这些东西随时可以买到,老公也觉得这种吃法不新鲜、不健康,但我还是喜欢吃妈妈做的东西,深深地爱上了这种味道。每次吃到它们,就会回忆起那些难忘的青春岁月,会想起妈妈在做这些东西时,脸上慈祥舒心的笑容,我心里就觉得甜丝丝的。
一天,读研的儿子给我发来一条微信:“今天早上突然很想吃你烙的饼了!”还附上了一个偷笑的表情,看到微信的那一刻,我一下释然了,原来无论长多大、走多远,孩子们都永远喜欢吃妈妈做的饭菜,因为那是世上最独特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陈绍玲(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