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6 作者:2025年07月16日
陈曦 摄
刘小宝请我去乡下吃西瓜。
刘小宝是瓜农,前几年从沿海城市回来,刚50岁出头,就准备在乡里养老。乡里好山好水,吸上一口气,清爽到肺腑。
城里满大街都是西瓜,但我还是忍不住要去乡下吃瓜。我请你吃瓜,还请你望星空,小宝这样对我说。
我来到小宝的瓜田,翠绿的叶片下,一个个硕大滚圆的西瓜探头探脑地瞪着我。小宝匍匐在瓜田里,双手抱住一个褐青色的瓜,顺着瓜蒂旋转一圈,瓜便落在手中。他用菜刀切开,瓜瓤嫩红,汁液涌动。我拿起一块就吃,入口即烂的瓜瓤顺着一股甜汁滑下喉管,顿时凉透全身。
傍晚,金色的阳光披洒群山,阴处,衬得树木更显墨黑。山里有棵银杏树,据说有400多年了。
从小宝的瓜田望出去,有座山叫长寿山,这里的人世代长寿。我在村里老会计的账簿上看到,他统计的村民的寿龄,其中有百岁老人7个,90岁以上的老人20多个,里面有小宝的爷爷,活到了97岁。
小宝在柴火灶上做了农家饭菜,其中有一道菜,就是西瓜皮炒腊肉,瓜皮清甜脆爽,腊肉醇香可口,真是奇妙的组合。
吃完晚饭,西天的晚霞已褪去,天边横卧着菲薄的鱼鳞云。小宝说:“今晚,我们就在瓜田睡吧。”我连声说,好,好。
在瓜田旁边,小宝用木板搭建了一个小阁楼,木香漫漫。阁楼上有两张竹床,他说有一张就是专门留给我的:“只要你想来,随时来。”
入夜,从山里吹来一股股凉风,居然有些浸骨。小宝说,这风是从山上一口大水库吹来的对流风。阁楼正好对着山坳里的水库,风在水库上打着转儿,与腾起的水蒸气交融,吹来的风,正好被接应到。
在瓜田外边,是一片整齐的稻田,稻香在夜色里弥漫。白天,我看到纤细的豆娘围着稻田翩飞,又伫立在尖尖稻叶上,细足抓叶,身子半悬,体态优雅,仿佛陷入沉睡。快熟的金黄稻子,沉甸甸地垂下,这豆娘,是赶来做这即将临盆稻子的接生婆吗?
星星流动在如水洗后的蓝色天空。从瓜田仰望天空,是有质感的,星星眨动眼睛时,天空一浪一浪地涌动。
我躺在竹床上,同小宝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小宝问我,你知道我为啥回来种瓜?
小宝说起他回乡的故事。
小时候,小宝的父亲在村里也有一块瓜田,他上学就是靠父亲卖瓜的收入供养。小宝大学毕业后,到一家企业工作,几年后下岗,又跟着同学到沿海城市闯荡,事业渐渐有了起色。那年夏天,小宝接到堂弟的电话:“哥,伯走了。”小宝乘飞机,急急赶回老家,看到的是父亲骨瘦如柴的身子被白布单裹着。堂弟抱住他说,哥,伯是突然倒在瓜田里的。这些年来,小宝这个有钱人,深深体验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让他心里生出了一个窟窿。
如何填补这个窟窿,小宝思来想去,毅然决定返乡。妻子也大度同意,她是小宝这么多年来甘苦与共的知心伴侣。
群山环抱中的山里人家,宛如一个烟火袅袅中的燕窝。小宝在山水间建起了一栋乡村风情的小楼,有了一个新家。他家那四壁裂缝的老房子还顽强耸立在村路边。小宝说,留点念想吧,有时候去老屋走走,在那里仿佛还能听到父亲的咳嗽声,母亲的喘息声。
在小宝的带动下,几个经营企业的友人,看中了这里的灵山丽水,相继来村里投资,建果园,开农庄,还有一个悬崖餐厅,卖的全是山里地道的农家美食。小宝陪我去悬崖餐厅吃过饭,从山崖俯瞰,如在云端漫游。
小宝的村子,成了城里人的休闲打卡地。前年夏天,几个企业家朋友来到村里,小宝请他们吃过农家饭后,还请他们望星空。他们哈哈大笑说,小宝你真是,望星空还要你请啊?小宝反问道,我不请,你们在城里望过星空吗?那天晚上,一行人仰望星空,夜凉如水,星斗灿烂。小宝指着天上的星星说,这一颗,是我父亲,那一颗,是母亲……
今年夏天,小宝在北京定居的儿子回来,带回老家的,还有一个胖嘟嘟的孙子。凉风习习的夏夜,小宝抱着孙子来到瓜田。繁星闪烁,小孙子望着天上的星星,“呀呀呀”地叫着,小宝面对星空喃喃自语:“爸,妈,你们的曾孙子来看你们了……”
如今,那个和小宝一起夜望星空的友人,在山上建了一家星空民宿,城里人来到山里,吃吃农家饭,采采农家果,夜里望望星空,一身疲惫被星光荡涤,眼神清澈,心地安然。
小宝,你请我望的星空,那穿越亿万年的迢迢星光,是时间的同行者,就像遇见失散多年的人,像尘埃一样的面容,依然散发着慈爱的光,它们从苍穹而下,缀满了我的脸庞,我的心田。
□李晓(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