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特色作业赋能“双减”:多元实践促成长

版次:03    作者:2025年07月11日

愉快的暑假已经来临,为了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同时丰富学生假期生活,我市多所学校纷纷拿出精心设计的特色暑假作业,通过实践性、跨学科的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度过一个安全、快乐、充实的暑假。

实践引领

体验中收获真知

今年暑假,各校作业设计更加注重实践性,让学生从传统的“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在丰富多元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成长。

通川区八小金兰学校的语文作业设计别具匠心:学生需和家长一起走进超市、街道、公园,在广告牌、商品包装、指示牌中寻找认识的汉字,制作“汉字寻宝清单”;假期若有出游计划,需要撰写旅游日记,记录目的地美景、趣事与感悟,或用相机、画笔搭配文字制作“旅行记忆小报”;采访医生、教师、警察等职业工作者,提前拟写提纲(职业内容、日常、感悟),完成采访报道,锻炼信息收集与写作能力;制作个性化“暑期生活记录册”,每周用文字、照片或插画记录难忘经历、美食制作或旅行收获,鼓励创意排版与多元表达。

达川区逸夫小学的数学实践作业则充满趣味性和挑战性。一年级学生通过阅读绘本《我家的漂亮尺子》,学习用身体部位测量家中物品;四年级学生需制定旅游预算方案,并与实际支出进行对比分析;五年级学生则要完成大蒜种植实验,记录生长数据并绘制复式折线图。这些任务不仅考查数学能力,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五育融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除了注重实践,各校的暑期实践作业内容丰富多彩,多元开放,覆盖了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在德育方面,通川区一小、磐石镇第二中心校等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红色教育基地,通过绘制手抄报、制作贺卡等形式传承红色基因;通川区西罡学校则通过传唱红歌、观看红色电影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通川区一小复兴学校为每个年级学生布置了劳动作业。一年级学生要自己刷牙、洗脸、穿衣。整理自己的文具、书包、玩具等。三年级学生要会洗鞋子、叠衣服,并归类放置。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能根据衣物的材质和颜色分类清洗。会安全使用电饭煲、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五年级学生要坚持每天打扫房间并保持整洁,学会整理换季衣服,做到衣物归类、摆放整齐有序。会做面条、炒鸡蛋等简单饭菜。针对不同年级设置的阶梯式劳动任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通川区金山小学要求学生在暑假里要坚持锻炼。一至三年级学生可以从跳绳、踢毽子、拍球里选1项深入练习,比如挑战跳绳新花样(单脚跳、交叉跳),或“踢毽子连击赛”(记录连续踢的最高次数)。每周记录自己的进步,开学后分享“运动成长故事”。四至六年级学生挑选2项喜欢的运动,比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跳绳。

美育与科技创新教育同样受到重视。通川区西罡学校建议同学们在暑假里学习了解一项科技创新成果,如人工智能、虚拟现实、3D打印等,并记录其原理、应用和影响;创作一幅科幻画,或者制作一个小型科技作品,提高动手和创新能力;阅读一本关于科技创新的书籍,了解科技发展史和前沿科技动态,撰写读书笔记;观看一部关于科技创新的纪录片或电影,了解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和科技创新对社会的影响。拓宽科技视野,培养创新精神。

精心设计

助力学生全面成长

记者了解发现,所有暑假作业都是各校各学科组教师精心设计的成果。通川区实验小学德育主任吕晓红介绍,自“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在假期作业设计上不断创新,从传统的书面作业转向更注重实践性和趣味性的多元作业,让体育、劳动等能锻炼综合素质的课程得到“补习”,在假期里,多把学校里学习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吕晓红特别强调:“家长的参与至关重要。”学校在设计作业时充分考虑家长参与度,通过亲子共同完成任务增进沟通、改善关系。从近两年的实践来看,这种家校共育模式得到了家长的高度认可和支持,许多家长反馈他们与孩子的关系得到了显著改善。

如今的假期作业,不仅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知识理解,更培养了他们的综合能力,真正实现了“减负不减质”的教育目标。通过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学生们在假期中收获了知识、技能和快乐,为新学期的学习生活积蓄了充足能量。(图片由学校提供)

□见习记者 杨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