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2025年07月02日
申君,媒体工作者。年过半百,其貌不扬,心地善良;喜察市井烟火,辣评世相热点,笑看人生如常。不问风霜几许,唯愿人间温暖。
上期的“老申畅谈”盛赞了全网好评的最美考生“扁担女孩”刘燕,并把她与佩戴230万元天价耳环的黄杨钿甜和依靠虚假定向委培进入名校的那尔那茜作反差对比,戳中了不少“温室少年”的痛点。今天,我再点评一下已经彻底凉凉的“定向女孩”那尔那茜。
相信6月之前很多人没听说过那尔那茜的名字,但央视高考前的“除名”举动,让这位小有名气的演员从幕后回到幕前,进而引发巨大争议。6月6日,央视发布高考祝福视频,那尔那茜站在人群里春风得意。然而短短6小时后,她的镜头就“一剪没”,名字也从演职员表里彻底抹去。网友莫名惊诧,吃瓜群众疯狂寻找蛛丝马迹,很快关于那尔那茜通过“高考移民”和“定向委培”进入上戏的传闻被实锤。
网友爆料,那尔那茜在初中、高中期间就读于北京第十一中学,堪称皇城根儿最优质的学校,2008年摇身一变成为内蒙古考生,然后通过“定向委培”模式,顺利考入上海戏剧学院。北京一本的分数线,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内蒙古可以轻易碾压211的门槛,更何况这“定向委培”,国家补贴学费,毕业分配工作。奇怪的是,大学毕业后,那尔那茜违背协议,并没有回到内蒙古工作,而是直接去了挪威留学。
按照她自己的说法,“违约出国玩了三年”,回到国内的那尔那茜一路开挂,在大制作《封神》系列饰演重要角色,女将军邓婵玉英姿飒爽、骁勇善战;热播剧《长安的荔枝》胡商会长戏份超重,角色出彩。出道即顶流,归来即巅峰。幕后金主很快浮现,那尔那茜的父亲塞纳是央视资深媒体人,位高权重,炙手可热;母亲敖登高娃曾在上戏任教,当过演员。诡异的是,1982年,敖登高娃也是通过内蒙古“定向委培”进入上戏的,“巧儿遇巧妈——巧上加巧”。
面对中国妇女报、凤凰网、河南卫视的穷追猛打,6月21日,内蒙古教育厅“千呼万唤始出来”,发布了所谓的调查结果,但避重就轻,模棱两可,“犹抱琵琶半遮面”。尽管这份声明语焉不详,但有几个问题还是得到了证实:那尔那茜以呼和浩特八中学籍参考,报名资料弄虚作假;那尔那茜享受了民族地区的加分政策,高达50分;那尔那茜毕业后并没有履行人才回流承诺,违背了定向招生初衷。正如“长安的荔枝”,本该在岭南生长,却非要在长安享用。
那尔那茜风波迅速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先是热播剧《长安的荔枝》收视下滑,差评断崖;再是代言品牌划清界限,终止合作,相关广告迅速下架;但出手最重的当属大导演吴京,投资5亿元的电影《镖人》里涉及那尔那茜的画面剔得干干脆脆,片甲不留。
为还原真相,呼吁公平,本君觉得几处疑问亟待厘清。
第一,那尔那茜在“定向委培”学习过程中享受的补贴福利是否应该退还,撕毁定向工作协议是否应该承担违约金?
第二,既然官方证实,那尔那茜涉嫌提供虚假学籍,高考移民,那么她取得的上戏本科学历是否应该取消?
第三,网友至今没有查询到那尔那茜在挪威攻读硕士学位的那所大学的名字,那小姐是否可以公开学历以正视听?
第四,那尔那茜多次声称自己曾在上戏担任助教并有图片为证,但上戏方面坚决否认。请问上戏,那小姐是否具备担任助教的资格。若无,以前担任助教作何解释?若有,又何必遮遮掩掩?
第五,本是两肋插刀,结果肋插两刀。纪检部门是否应该对提供虚假学籍证明的呼和浩特八中、呼和浩特市教育局、内蒙古教育厅、内蒙古考试院启动倒查机制,相关责任人是否应该受到严肃处理?
总之,我们必须从政策层面、法律层面、舆论层面严厉痛击问题艺人,让那些采取不正当途径破坏教育公平秩序者,无路可逃,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