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5 作者:2025年06月13日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杨航 通讯员 毕江 摄影报道) 为提升学校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共探育人新路径,近日,万源市“巴山名师”培养对象走进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小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启夏幼儿园,开启为期七天的沉浸式跟岗学习。
在四川师范大学附属青台山小学,一场充满活力的晨会拉开学习之旅的帷幕。跟岗学习的教师先后参观了自然工坊、非遗工坊、手作工坊、等特色教育空间,由学生精心创作的作品,引得他们驻足观赏、赞叹不已。
青台山小学校的特色教育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非遗元素,让学生传承与传播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构的“一体系、两融合、三环节”幸福劳动课程体系,为学生发展筑牢根基;《青青园》课程将校园一隅转化为五育实践的沃土,帮助学生在动手实践与自主探索中全面发展。青台山小学校长谢清玲围绕五育融合联动治理机制作专题讲座,从制度设计、协同路径等维度,系统阐释了如何通过机制,创新推动德智体美劳深度融合。同时,结合学校实践成果,分享“五育”融合涵养学校特色的宝贵经验。讲座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为跟岗学习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践行五育融合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与方向指引。
学校副校长黄黎黎带来《从理论到实践,新课标视域下的课堂教学全景图》专题讲座,以数学学科为切入点,结合丰富教学案例,深刻阐述新课标理念。强调课堂应是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心声,用学生易于理解的语言教学,以此提升课堂效率,实现师生共同成长。
在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启夏幼儿园培训的第一天,跟岗教师观看了学生充满活力的早操。该园将体能锻炼与趣味律动巧妙结合,让跟岗教师直观感受到科学早操设计对幼儿体能发展与韵律培养的促进作用。
在该园王睿老师的引领下,跟岗教师有序前往户外游戏场地、种植实践区域等园内活动区域进行观摩学习,重点围绕户外游戏场地的空间规划、设施配置及功能分区进行观察,了解幼儿在自然开放环境的游戏活动模式与实际体验;通过实地观摩、现场交流等方式,全面学习幼儿参与自然互动的创新举措和有益经验,切实达到以观促学、以学促教的目的。
万源市白沙镇小学校长杨令向启夏幼儿园园长周蔓雪授“万源市巴山名师培养基地”牌。随后,周蔓雪向跟岗学习教师介绍了该园的发展历程、办园特色及本次跟岗学习的详细安排。后续,双方将以“巴山名师培养基地”为依托,开展教研资源深度融合,为培育更多扎根巴山、辐射区域的教育名师筑牢根基,助力万源教育人才梯队建设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