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2025年04月18日
三月花开,万般红紫斗芳菲。姑娘们也像比美似的,纷纷脱下厚重沉闷的冬装,换上了轻盈亮眼的春装,真可谓是“绣罗衣裳照暮春”。一天,我排了休,与好友相约去踏青赏花。
不巧,刚要出发,接到科室护士的电话:“有急腹症病人!”刹那间,我松弛的神经一下绷紧,问明病人的情况后,立即吩咐建立静脉通道、给氧。马上调转车头向医院奔去。科室另一个同事接到通知后也风驰电掣飞奔医院。
十分钟之内,我俩一前一后赶到了科室。挂着氧气输着液体的患者躺在推车上,面色苍白。护士为了再建立一个静脉通道,正在她的另一手静脉处穿刺。经检查判断,患者的腹腔内出血不少。在检查和抽血的几分钟内,监护仪的报警声响起,提示患者已处于轻度休克状态。我不禁心急如焚:“腹腔内可能有活动性出血,情况危急”!
危急信号刚一发出,瞬间,医院十楼的推车轱辘声、电梯门开启声、手术室和检验科的电话铃声……几乎同时响起。我和一护士护送病人到手术室,在电梯里,患者手上两根输液管就像两条细长的生命线,一滴滴救命的流体流进患者的血管。看到病人面色越显苍白,没有丝毫血色,我的心像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觉得每一秒钟都是如此漫长。我眉头紧锁,死死盯着电梯显示屏上的数字,心里不停地默念“快点到,快点到”。病人的丈夫神情焦灼无比,眼眸里泪光闪闪,当手术室大门打开时,丈夫握着老婆的手才不舍地松开。我向家属说了“请放心”,便闪进了手术室。
病员血型为“O型”,检验科赵主任急切的电话一个个打出,大竹县医院和中医院都没有“O”型血。当听到达州中心血库回答“有血!”时,他如获至宝,激动得握电话的手也在颤抖。不一会儿,医院救护车一声长鸣划破天际,向达州中心血库飞驰而去。
无影灯下,看到患者的眼里是对生命的强烈渴望,医护人员全力以赴,争分夺秒进行抢救。气管插管给氧、全身麻醉、洗手消毒铺巾和清点器械同时进行。手术室气氛紧张而凝重,医生对手术器械需求每一步都不同,护士都能默契准确地传递,配合得天衣无缝。由于患者90公斤的体重,腹壁的厚度让打套管针的难度陡增,然而王院长手上的套管针如魔术般在眨眼间穿刺成功。望着腹腔镜下,腹腔里大量积血,我的心缩紧,双眼凝视着显示屏,顺着术前诊断的思路,快速找到该病最常见的发病部位,破口处还在汩汩流血,我左手用弯钳快速夹住出血部位,右手的两个电极板像一对默契的好兄弟,也快速到达出血处,脚踏开关高频电流产生的热量使蛋白质凝固,血管闭塞,出血止住了。大伙儿长吁一口气,如释重负。
手术团队全体人员在与时间赛跑,台上紧张忙碌,台下麻醉医生和护士,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稍有变化及时用药,快速补液,以维持患者生理环境和机能的稳定性。巡回护士穿梭其间,马不停蹄。取血的救护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每一秒钟都在与死神较量。
当听到救护车的长鸣声时,大家眼前一亮,血拿回来。流进患者体内的每一滴鲜红色的血液如同生命的火种,患者苍白的脸上,红晕在缓缓地展开。
病员术中吸出和术后引流的血液总共一千八百毫升,出血量达人体总血量的30%。稍有闪失和耽搁,就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病员偏胖,不爱活动,术后预防血栓的工作也是治疗的重点。经过及时迅速准确的抢救,病员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六天痊愈出院。
……
医院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却总是在简单而平凡中上演着守卫生命的精彩。这个春日,我本想漫步于繁花,却投身抢救生命的战场。我望向窗外暖阳,心中满是欣慰与感慨。这不仅是一场与死神的较量,更是春日里生命力量的彰显。对于医务人员而言,守护每一个生命才不负这大好春光!
□邓继华(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