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支教随笔

版次:06    作者:2025年04月18日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当文莱苏丹皇宫的鎏金穹顶与四川盆地的巴山夜雨在记忆深处交汇时,我愈发理解季羡林先生所言:“文化交流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2024年仲夏,怀揣着中国教师的使命,我跨越三千公里山海,来到文莱婆罗洲北岸的翡翠国度。初抵斯里巴加湾,驻足在支教的文莱中华中学的禅意回廊,我惊觉建筑阴角处竟有莲花浮雕若隐若现,这种中国古建技艺与马来纹样的完美交融,恰似两个古老文明国度的深情对望。

作为一名音乐老师,我也在思考和探索,用五线谱编织这场跨国度的文明对话。潜心研究教案、摸索教学方式、创新课堂情境设置……我不仅教授学生们基本乐理知识、中国民歌等传统音乐,还尝试将中国音乐元素与文莱音乐风格相融合,创作出独具特色的音乐微课。我还组织并参与了直播云课堂,在文莱连线中国四川达州,让两国文化通过线上平台交流,让两国师生通过线上平台互动,音乐无国界也在此刻具象化了。2024年7月,有幸跟随学校带领学生迎接文莱国王苏丹陛下78岁生日华诞车队游行,有幸受邀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97周年;2024年9月,受邀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2024年10月,受邀参加了国王苏丹陛下出席的文莱第34届教师庆典;2024年12月,筹备“巳巳如意”文莱中华中学新春庆祝会;2025年1月,受邀参加中国驻文莱使馆举办春节招待会;2025年2月,受中国驻文莱大使馆邀请,参加中国日传播中国文化。

一年的支教生活转瞬即逝。这段丰富的跨国经历,不仅提升了我的教学能力,开阔了国际视野,对文化交流有了更深理解,还真切懂得了祖国带来的文化自信多么让人强大和振奋!

即将离开的一个深夜,我徘徊在校园仰望星空,像小时候一样细数漫天繁星。文莱和华夏大地在同一片在星光下,突然懂得:文明本就如星群,各自璀璨,又共享苍穹。支教之旅结束了,但旅途中的文化交流种子却在我心中生根发芽。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教师走出国门;我也相信,中华文化所到之处都会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杨黔/开江县实验小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