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2025年03月18日
小时候,看电影,玩游戏,我总戴着军帽,半新半旧,折叠整齐,棱角分明,还佩戴着五角星。最喜欢模仿战斗片里的八路军,正面打击“敌人”,不搞偷袭,认为偷袭不光明正大,要让“敌人”输得心服口服。不玩则已,玩起来就忘乎所以,不记得回家,总是在父亲威严的、地动山摇的吼声里像“逃兵”一样一溜烟跑回家……一有机会,又照玩不误,又被父亲吼回家,乐此不疲。
我上初中时,哥哥高中毕业,政审、体检一路绿灯,成了当兵的人——前往沿海城市青岛,成了一名海军。望着那一身深蓝色的军装,白色帽檐下那一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英姿飒爽,威武雄壮,我满眼满心羡慕。每次哥哥回来,我总会绕前绕后,好奇得很。后来,哥哥给我带回一身崭新的海军制服,我如获至宝,穿在身上,似乎自己也成了海军……我们兄弟长相出奇相像,我上高中时,身高也相差无几。于是,我们父子三人在老家的池塘边合影,当年威严的父亲笑得温和慈祥,我们兄弟俩都穿着海军制服微笑着,成了我们父子——特别是我记忆深处永不褪色的风景。每次看到这张合影,恍惚间圆了我当兵的梦……
终究与海军无缘,与当兵无缘——父亲说,老大当兵去了,老二必须留在身边。父亲的想法也不无道理。纵然千般不愿,也得听父亲的。两个儿子,一个当兵为国家尽忠,一个在家为父母尽孝,忠孝两全。
但是,我心里还想着当兵进军营。
填报高考志愿时,我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宽大放话:随你自己。一个念头在心底潜滋暗长——报考军事院校。当时,志趣相投的还有五个同学,我们一起报考。不能当兵进军营,读军事院校也是一样啊,心中暗喜,不时偷偷哼起来:“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都是青春的年华,都是热血儿郎……”恍惚收到录取通知书,走进了军事院校的大门……
然而,现实终归是现实,意外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体检时发生了本不该发生、至今让我遗憾的事。
第一天体检一切正常,第二天验血,不能吃早餐。班主任却特意跟我们六个人交代:前一天晚上不能吃晚餐。我们不明就里,不吃就不吃。正是长身体的黄金期,不吃晚餐饿得慌啊!强忍着捱到第二天早晨,状态都不太好。抽血化验时,我是第一个。平时抽血都没事,这次却出现异常:针头插入血管,立即感到全身不舒服,腹内翻江倒海,满脸冷汗淋漓。医生惊讶:就没吃早餐,怎么会这样?我说我们昨晚就没吃晚餐。“是谁让你们不吃晚餐的?”医生似乎很生气。我说班主任不让我们吃。其他五个同学见我这样子,连体检都放弃了……结果可想而知:军事院校没戏——虽然高考成绩都上了线……这一切,我父亲不知道,班主任也不知道,只有我们六个怀着同样梦想的同学知道。后来,我们各奔东西,但每次见面总会聊起那个梦想,那次体检,那份遗憾……
时隔多年,哥哥转业回到老家的国营机械厂,如今已退休在家。我回乡下老家,兄弟俩见面,一起喝酒闲谈时也会聊起我当年的当兵梦,兄弟俩都笑了——看得出哥哥笑得很自豪,他却不知道那个梦想永远埋在我的心底。
年过半百,回忆往事,假如当年父亲不反对,我成了当兵的人;或者当年班主任不误传信息,我走进了军事院校,我的人生又会怎样呢?
“咱当兵的人,有啥不一样……说不一样,其实也一样……”我一直喜欢唱歌,唱男高音唱的歌,特别是《当兵的人》这样气吞山河的军歌甚至老歌。成不了“当兵的人”,那就唱《当兵的人》,聊以慰藉那个伴我多年的绿色梦想!
没有如愿当兵,有这样一个梦想,回想起来难免遗憾,但有这样一份情愫在心底,在时光深处如云在飘浮水在流淌,宛如昨夜星辰依然闪烁……
□贺有德(湖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