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影响生命

版次:08    作者:2025年03月18日

赵宾,女,1970年生,网名“凿冰煮雪”。通川区中医院内科医生,曾经的文青一枚。从医20余年,感悟颇多,常思述之与人,言之不尽泄于笔端。把自己所想所思所悟用文字表达出来,和朋友们分享快乐,分担忧伤。

55岁,女性的法定退休年龄,如果有高级职称,可以延迟退休,我必须在此之前,做出是否退休的决定。有朋友说,赵医生虽然看上去性格温和,但是一旦做出决定便不会轻易改变。我想,这大概和职业有关。大部分患者,极少是单一孤立的疾病,身体的各个系统关联密切,牵一发而动全身,多种因素错综复杂、缠绕纠结,医生必须在众多矛盾冲突中做出抉择。

工作中每天都要做选择,而且必须带着果断、自信和一点权威,才能让患者有安全感,让年轻医生有信心。大抵我的选择能力在工作中被耗竭,生活中便不喜欢选择,甚至有选择困难,特别是当两个选项都具有十足的诱惑力,我便内耗,就像两片草地中间饿死的那只羊。退休后的轻松自由、发展兴趣爱好,是期盼已久的向往,但及至真正面临退休,在职的规律生活、被人需要的价值感,以及经济收入,都是考验人性的难题。

选择困难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把问题拖到最后期限。54岁,给自己安排两个任务,一是做出是否退休的决定,一是在《献血法》规定的55岁前再献一次血,凑足六六顺的吉利数字。人们总是对已经失去和即将失去的事物怀有留恋,想来并不是怀念那些事,而是怀念曾经的岁月。

到了献血车上,和工作人员谈及这将是我的最后一次献血,才知道献血年龄也可以延长到60岁,前提是有献血经历且无献血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瞧!献血和工作一样,要有一定资历,才有继续下去的资格。照例填表检查,询问一些注意事项,当问及是否服用什么药物时,想起了每晚的半片安眠药。

多年前,和一位大几岁的朋友聊天,她说夜间失眠,当时我的睡眠质量极佳,不能共情失眠的滋味,朋友幽幽地说了一句:过几年你就知道了。岁月不饶人,更年期之后,我也出现了睡眠障碍。夜里看书看电视容易犯困,明明睡意浓得迷了眼,但是上床挨了枕头,那瞌睡却像水滴在吸水性极强的面巾纸上一样,弥散开越来越淡直至消失,甚是让人恼火,不得不依赖半片安眠药入睡。

其实,和身体的所有能力一样,睡觉也是一种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弱,你得坦然接受入睡困难、早醒、夜间易醒等诸多睡眠问题,这是自然规律,无法抗拒。不然,由此产生沮丧、懊恼、愤怒、挫败感等种种不良情绪,只会加重你的焦虑,导致更严重的睡眠障碍。当然,接受不是放任,改善睡眠的方法千千万,你得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服半片安眠药,已有半年之久,一直不甘心,自己的睡眠被米粒大小的半颗白色药片控制,怀疑那小小的半片药在胃肠道大量内容物混合中,到底吸收了多少?改善睡眠,真正是药物的作用,还是心理安慰的作用?早就有心停用安眠药,尝试过几次,然而上床后就担心睡不着,这念头一生便果真失眠,不得不放弃抵抗。

这次献血被拒,按要求停药一周后才能献血。于是,我决定再停安眠药。朋友好奇,我这年龄为什么还非要献血?我告诉对方,一是想完成自己定下的计划;二是与工作性质有关,看太多重度贫血生命垂危的病人,输血后赢得生机,便希望能帮到别人。套用泰戈尔的诗《用生命影响生命》:

把自己活成一道光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光

走出了黑暗

请保持心中的善良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善良

走出了绝望……

请献一点你的血液

因为你不知道

谁会借着你的血液

走出了危难

献血对健康成年人的身体影响极小,我一直认为献血是代价最小的救人一命,所以总是动员身边的亲朋好友献血。

停服安眠药一周后献血,并以此为契机继续停药,睡眠状态保持不错;同时决定延迟退休。睡眠障碍与多种因素相关:身体情况、心理状况、环境条件等,我相信我还会再出现失眠,就像天晴久了会下雨一样。为什么献血后睡眠好转?想来献血是一种善,冥冥中有福报;而且做出了决定,停止了内耗,心情放松了下来。

如今,我已经进入延迟退休阶段,如同“买N赠一”,现在使用的是赠品时段。赠品虽然货真价实,但是包装盒上往往印着“非卖品”三个字,也就是说,赠品不能用金钱衡量,它是对曾经付出的奖励。于是,我给自己最后的职业生涯做了规划:全盘接受身体和职场的各种变化,减少一定的工作量,尽量帮助和培养年轻人成长。这也是用生命影响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