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桥镇冯家庙的前世今生

版次:08    作者:2025年01月13日

□谯继(四川)

达川区石桥镇有名叫冯家庙村的村子和冯家营、冯家庙的地名,皆因境内有冯氏家族古时修建的冯家庙和冯氏宗祠而得名。

石桥镇冯家营冯氏源流

据祖籍达川区石桥镇冯家庙的冯茗先生提供的《达州石桥冯氏族谱》记载,冯氏系出姬姓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后裔毕万,西周时,在晋国任大夫,受封于魏(今山西省芮城北)。其后裔魏斯参与“三家分晋”,魏国自此建成,与之同源于毕万的长卿一支被封于冯城(今河南省荥阳市西南),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冯氏。

“冯”字由二、马组成。冯姓图腾由一雌一雄的两匹马构成,图腾左边的图案代表牧马人手里所拿的鞭子,雌雄二马繁衍出马群,象征着牧马民族子子孙孙兴盛繁荣的美好愿望。

据冯茗先生介绍,达川区石桥镇冯氏一脉,始祖冯淑温公于元末明初自湖北麻城孝感乡高坎堰随“湖广填四川”移民大军入川,其后在达川区石桥镇今冯家庙村冯家营定居,至今已历600余年28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冯家营冯氏族人繁衍生息分支为“上营”“中营”和“下营”,且至今大家都能非常清楚地说明自己属于哪个“营”。直到今天,从石桥迁出的冯氏后人仍然清楚自己是从哪个“营”迁出去的。

石桥冯家营冯氏一脉,主要集中在6个地方:石桥镇冯家营。冯淑温公始祖。冯家营冯氏包括上营、中营、下营,主要分布于冯家庙村。其中有的已定居达州城区及成都等地;石桥镇冯家山。系冯家营上营房系,入川始祖冯淑温公第十五代后裔长房冯经公及三房冯缙公,于清乾隆元年(1736)迁移至白岩山(今冯家山)繁衍至今;石桥镇冯家湾。系冯家营上营房系。先祖冯敬珏公于清嘉庆元年(1796)迁移至石桥毛坪村冯家湾传承至今;巴中市平昌县涵水镇永丰村。系冯家营下营房系,先祖冯轩公于清初年间移居涵水溪(今涵水镇)永丰村;达川区虎让乡冯家湾。系冯家营中营房系,先祖冯奇升公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移居至虎让乡今龙岗村冯家湾繁衍至今;达川区桥湾镇冯家嘴。系冯家营中营房系,先祖冯开芳公于清初移居桥湾镇黎家坪冯家嘴繁衍至今已历16代。

冯家庙与冯氏宗祠

入川始祖冯淑温公后来被其后人尊为“大王爷”。关于“大王爷”的情况,石桥冯家营冯氏后人知道得很少,只知道他的名望很高,以前冯家营的冯家庙曾供奉过“大王爷”的塑像。为纪念“大王爷”,于清嘉庆十八年(1813),石桥冯氏合族协同在冯氏祖居地乌龟石上修建冯家庙和冯氏宗祠,并供奉“大王爷”神像。

家族传承记载“大王爷”的功绩为,大清年间,京城皇宫火灾,“大王爷”救火有功,大清皇帝敕封为“护国仁济王”,并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敕建“敕封护国仁济王冯公土主孝廉大帝之神道”神道碑一座(此碑至今尚存),路过此地的达官商贾,必须下马下轿,步行前往祭拜,以彰显尊敬。

冯家庙是家族拜祭列祖列宗、承载先祖懿德、凝聚家族精神的重要场所,是冯氏家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二百余年来冯氏家族的文化中心。冯家营的冯家庙和冯氏宗祠(统称冯家庙),庙前有上下两层院坝,上层为月台,全部用石板铺垫,下层为操场。一条小河自北向南环绕冯家庙流过,美其名曰“玉带缠绕”。冯家庙坐西向东,木质结构,清咸丰九年(1859)冯氏家族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维修了冯氏宗祠。供奉了始祖“大王爷”神像,并供奉了家族各祖先牌位,神像前案桌上供签书签合。大堂两侧各架立一口大钟和一个大鼓。

冯家庙分上庙、下庙、厢房、戏楼等四大建筑。解放后,冯氏宗祠被改建为学校,命名为新进乡冯家庙小学(今属石桥镇)。家族先贤修建宗祠时,在宗祠正堂大梁上书写的铭文保存完整,清晰可见。

上庙供奉佛像,正房门口是龙神爷脚踏龟、蛇二将神像。佛像全部用整石雕刻,法相庄严,栩栩如生,后来被毁。

下庙为冯氏宗祠,按照四合院建筑群修建,占地约500平方米,土木结构。正殿为全抬空大厅,大堂供奉冯氏始祖冯淑温公神像。神像为桃木雕刻,身着红色王袍,左右两侧供奉冯氏列祖列宗牌位。

后来,“大王爷”神像毁弃,冯氏祖先牌位亦被烧毁。在拆除上庙时,准备将冯家庙全部拆毁,冯氏族人代表据理力争,终将冯氏宗祠保护下来,成立了冯家庙小学。宗祠正殿大堂被隔成教师办公室。学校搬迁后,变为冯家庙村村委会办公室。近年村委办公室搬迁后,冯氏家族将其收回,维修恢复了宗祠正殿原貌。两侧厢房,为木质二层楼房。清末至民国年间,由时任冯氏家族族长的冯光典、族人冯先富等先贤筹资兴办学堂,名为育英小学堂。厢房至今保持原貌。

冯氏宗祠正殿前方为两层楼房的戏楼。上面是一个大戏台,戏台为全木质结构,门柱上雕龙刻凤,精美绝伦。每逢节日,村民欢聚一堂,看戏喝茶,下棋聊天,热闹非凡。解放后,戏楼改成了教室。后学校改建,拆除了木质戏楼,建成了一栋两层楼的砖混结构楼房。学校搬迁后,现已空置废弃。

冯氏宗祠建成200余年来,历经沧桑。2022年3月,冯家营冯氏族人对冯氏宗祠进行了修缮,恢复了宗祠原貌,并挂上“冯氏宗祠”牌匾和楹联。“大王爷”神像亦重新安放于大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