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蜂”“达”之缘 访锂白之链(下篇)

版次:02    作者:2024年11月29日

蜂巢能源生产车间。

高速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掀起了动力电池投资热潮。

蜂巢能源,可谓工业电池行业的一匹黑马,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勇于开拓创新,不断谋篇布局,延伸发展新路径,努力把未来掌控在自己手中。

落地达州高新区的锂电零碳产业园项目,对蜂巢能源的规模化布局意味着什么?对达州产业发展又意味着什么?

达州有的 蜂巢刚好需要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强有力扶持,动力电池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生产动力电池的主要材料包括锂、钴、镍、钴锂酸、磷酸铁锂等正极材料,石墨、硅等负极材料,有机碳酸盐和无机盐等电解液及聚烯烃等隔膜。钴和镍的价格波动较大,尤其是钴,其价格受全球供应量和需求变化的影响较大。

为此,蜂巢能源不断在材料、工艺、电芯和结构上研发创新,推出世界首款无钴材料电池,同步开展主流高镍三元电池的研发优化,以及固态电池、锂硫、锂空气电池等前沿技术研发。

从中可以看出,“锂”,在当前动力电池的原材料占比中举足轻重,被誉为“白色石油”。

蜂巢能源将动力电池上游关键资源纳入资源产业布局重要考量,不断扩展上游正极材料基地,解决供应链“卡脖子”问题。

由此,拥有中国最大海相钾锂资源的达州,让蜂巢能源下了“重注”:蜂巢能源达州锂电零碳产业园项目总投资170亿元,占地面积约2050亩,分为三期建设,主要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及其正极材料、储能电池、太阳能设备和相关集成产品生产线及配套设施,打造以电池为核心载体,包括上下游发展锂电材料、锂电终端的闭环产业链和生态产业园。

加之,园区“隔壁”的瓮福达州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磷酸,可大量供应磷酸铁、碳酸锂等生产正极材料的原材料,将这个产业链无缝衔接延长,让锂电生产更具性价比。

蜂巢有的

达州刚好需要

资源争夺背后的博弈,也让达州对自身有了重新的认识。近年来,“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成为全市上下抢机遇抓发展的鲜明导向。

新思考诞生新路径,新路径开创新局面。达州紧盯天然气、锂钾、能源、森林“四大”资源,加快构建“3+3+N”现代产业集群,即能源化工、新材料、农产品加工3个千亿级产业,智能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纺服饰3个五百亿级产业,医药健康、绿色建材等多个百亿级产业。

在这个态势下,达州-蜂巢能源,可谓一拍即合。

抢抓机遇,唯快不破。为让重大项目尽快落地投产,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发展成果,达州组建了由市领导担任的项目推进工作专班组长,明确责任单位、落实项目秘书,实时动态跟进“三张清单”(进度清单、问题清单、督办清单)。达州高新区同步成立项目指挥部,全时统筹协调,全力研究解决项目落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创造了蜂巢能源达州锂电零碳产业园速度:

1天完成项目备案批复、用地规划许可;

13天完成立项、用地规划许可、工程规划许可、消防审查、施工许可;

24天完成1870亩土地征收和54户17000平方米房屋拆迁;

120天完成一期180万方场平施工;

350天实现开工到正式竣工投产……

2023年12月27日,蜂巢能源达州锂电零碳产业园项目一期一阶段,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线正式投产。

“能在一年的时间内达成投产,我们充分感受到了达州市大抓工业、重抓制造业的决心以及高新加速度与高效率。”蜂巢能源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红新说,“我们将把蜂巢能源达州零碳产业园建设为全球一流的电池材料绿色循环产业园区,助力达州产业及经济腾飞!”

配料、研磨、喷雾干燥、烧结、粉碎、包装……2024年6月17日,由蜂巢能源控股的锂白新材料科技(达州)有限公司,经过5个月产品调试及电池客户严格的检测认证后,首批量产磷酸铁锂产品下线。据该公司生产主管林波介绍,公司主要生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无钴正极材料、三元正极材料,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良好的循环寿命以及较低的自放电率。

初冬时节,记者走进生产车间看到,贯穿整个车间的物料管道,宛如一条条巨龙,静静地盘卧在设备间。各条生产线开足马力满负荷生产,通过先进的自动化系统控制,物料被精准送达每一个生产节点。据锂白新材料科技(达州)公司副总经理魏磊介绍,产品已实现95%的自动化生产,可保持24小时不间断运行。

记者注意到,车间值班室门口有两块小黑板,密密麻麻写满了文字及数据,详细到每一班次、每条生产线的运转情况和产品产量,日志式地记录下了车间的繁忙:11月11日白班8:00正常运行,10:00正常运行……1#窑上钵7.7kg、下钵8.0kg;总计40680kg……

以链聚力

共创美好未来

从新能源汽车角度看,锂电池将长期作为汽车产品的主要动力源,从产业化应用方面来讲,也还有更大地拓展空间。达州,如何乘势而兴?

“龙头”牵引,聚“链”成群。先进制造业集群内企业专业化分工程度高、要素集聚度高,既要龙头带动,又要产业链上下游联动,才能实现集群高效协同发展。

据魏磊介绍,蜂巢能源达州锂电零碳产业园项目一期分三阶段建设,一阶段年产5万吨磷酸铁锂已建成,二、三阶段磷酸铁锂、无钴电池等17万吨正极材料稳步推进。

蜂巢能源达州锂电零碳产业园项目二期将建设年产15万吨磷酸铁前驱体、5万吨电解液以及2万吨电池回收拆解生产线,三期预计规划30GWH动力电池组装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630亿元,年纳税25亿元,吸纳本地就业上千人,与成都、遂宁基地一同形成完整的锂电产业链,可助推四川锂电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

虽然隔壁就有生产磷酸的达州瓮福化工公司,但磷酸要转化为磷酸铁锂,还需要磷酸铁、碳酸锂作为前驱体。换言之,锂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与瓮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无法直接产生联系,需要一家生产磷酸铁、碳酸锂的企业作为“中间人”。目前,正在通过以商招商的方式积极洽谈引进这个“中间人”,加快推进相关意向企业早日落地的前期工作。

以“链”聚“力”。魏磊说,产业集聚并非只是地理上、物理上的集中,而是围绕产业链的供需关系展开的资源整合和价值合作。上下游企业聚集后,企业和企业间的电池产品可通过管道传输,安全性能不仅更高,还能形成配套及成本优势,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在长城控股&蜂巢能源·达州锂白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新能源制造蒸蒸日上的样子,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不再固守行业的思维和定式,勇于自我革命,以开创性和领先性的极致探索和研发,不断孵化出自己的新赛道,不仅为自己打拼了未来,也带动行业的迭代进化,引领产业制造的升级迭代,同时还为中国制造开创新时代打下了鲜亮的烙印。

当前,达州蜂巢能源共同书写的工业崛起故事,只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开头,精彩内容正待续。

□记者 付勇 黄江涛 潘丹 刘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