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3 作者:2024年11月22日
渠县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走访县域重点企业。(资料图)
近年来,渠县农商银行以“三化”举措持续提升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可得性,全力书写普惠金融“大文章”。截至2024年10月底,该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9.80亿元,较年初净增6.31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日均余额18.08亿元,较年初净增6.01亿元。
强化内部管理,提升内生动能
加强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渠县农商银行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和各项监管政策精神,积极践行普惠金融服务相关文件要求,2024年2月组织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工作部署会”,明确总体思路,部门和网点职责及工作目标,在顶层设计推动下确保目标一致、方向明确。
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多方责任。该行成立由党委书记、董事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将支持小微企业和发展普惠金融作为“一把手工程”;组建5支由班子成员带队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专班,带领全员狠抓落实,通过完善体系、分析市场、加大投入等方式,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加强考核引导,激发全员活力。该行针对小微贷款制定了独立的计价考核办法,通过贷款存量管户、贷款新增投放、贷款收息率、贷款不良控制、办贷时效、对公贷款客户存款归行率等全方面计价考核模式,实行贷款新增激励机制,最大程度激发员工积极性。
优化系统流程,提高办贷质效
完善时效机制,畅通办贷渠道。对于符合准入条件并及时提供资料的客户,该行5天内提交审查审批;对于符合准入但资料收集困难的客户,客户经理积极引导客户完成资料收集。如在办理某医院流动资金贷款时,客户经理仅用两天就完成了信贷资料的上报工作。
完善资源配置,切实减费让利。该行充分运用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政策、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建立健全规范服务收费政策,显著降低因融资期限与经营周期不匹配导致的“过桥”和“倒贷”费用,2024年累计减费让利约2000万元。
完善金融产品,破解融资难题。该行依托多年深耕对公业务形成的行业、客户、项目独特优势,开发了包含“税金贷、园区贷、设备担保贷”等系列拳头产品,进一步简化资料,优化利率定价机制及审批流程,解决小微企业主体信用难以评估和缺少有效抵质押担保的难题。
深化业务营销,夯实发展根基
聚焦市场边界,做细精准营销。该行积极对接政府部门,获取全县存续的小微企业及纳税情况,按照“走出去、获信息、建档案、广授信、准用信、严管理、求实效”七步曲,实现逐户走访、精准营销。目前该行小微企业贷款用信覆盖率11.37%,较年初增长1.15个百分点。
聚焦重点企业,做实外拓营销。该行在主流媒体、微信公众号等公开平台发布小微企业支持政策,现场开展“六走”等活动,多元化推进政策宣讲,推动小微客户应知尽知、应享尽享。针对资金需求较大的重点项目上下游企业,梳理总结授信服务模式,成功向辖内23家重点企业发放贷款4.68亿元。
聚焦招商引资,做深分层营销。该行对接渠县经开区管委会,积极向某电子、某纺织公司等招商引资企业量身制定金融服务方案,有效满足各类招商引资企业金融需求,全年新增招商引资企业贷款6500万元,实现新增企业工资代发10户981人次1060万元,联动企业员工个人贷款1860万元、新增企业日均存款1640万元。
渠县农商银行将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本质要求,深入贯彻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的工作部署,聚焦“两张清单”,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在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贵、慢等问题上走在前、做表率。
□文/蒋沁林 图/杨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