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2 作者:2024年11月08日
本报讯 (记者 曹芮铭 通讯员 何建伟) 近日,一起电商“物流刷单”案在大竹县被成功查处。
今年5月,家住吉林的吴先生在某平台店铺花29.8元购买鱼护挡针,收到的却是一包价值几分钱的小苏打。他向达州市12345政务热线投诉后,商家仅同意退款20元的处理结果让他无法接受。
大竹县市场监管局接到12345政务热线交办件后,迅速展开行动。随着调查深入,“刷单炒信”的黑幕逐渐浮出水面。吴先生提供的商品订单信息和物流信息显示,出售鱼护挡针的平台店铺虽位于湖南省,可实际发货地址却在大竹县,而那包小苏打更是坐实了这是“买A发B”的恶劣“刷单炒信”手段。
随后,执法人员在物流公司的积极配合下,找到寄送该快递的发货公司。当执法人员进入该公司库房时,眼前的景象令人咋舌:价格低廉的小包小苏打、小包纸巾等物品堆积如山,还有许多已经封装好的快递包裹。询问公司现场工作人员后得知,这些包裹都是为其他公司代发的快递,每天的代发量多达几百至数千单之多。
历时数月调查取证,真相终于大白。自2022年4月起,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就开始在平台注册接收订单信息,为其他商家代发和自发那些每包价值仅几分钱到一两毛钱的“空包”包裹。这些包裹很多收货人的信息要么缺失,要么造假,根本无法正常投递,可后台数据却显示均已成功送达。截至2024年4月,该公司通过线下物流渠道“寄空包”的方式,代发和自发快递数十万单,为其他商家提供虚假物流信息,从而帮助他们组织虚假交易,进行虚假商业宣传。
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这种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大竹县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作出罚款8万元的行政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