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五好”乡镇纪委建设为抓手

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有人干 愿意干 干得好

版次:08    作者:2024年11月08日

开江县纪委监委通过“清风开江小课堂”提升基层纪检干部履职能力。 (唐绪汝 摄)

渠县三汇镇纪委一体化办公区域。 (王爱华 摄)

“我们家一直用的液化气,开销大还不方便,想安装天然气,一直都没法解决……”2024年3月,宣汉县南坝镇纪委接到解放村群众孟某权的反映,表示本村一直没有安装天然气,希望相关部门能够解决民生燃料天然气问题,保障群众的正常生产生活。

收到该诉求后,南坝镇纪委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前往实地查看情况。在了解相关情况后,该镇纪委书记蒋兴勇立即督促村镇建设服务中心、解放村联系天然气公司,协调尽快为群众安装天然气。很快,天然气公司便安排工作人员进场施工,目前解放村的农户家中已全部实现通气。

这场燃“没”之急的快速化解是达州市纪检监察机关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效之一。近年来,达州市纪委监委始终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基层监督力量薄弱、履职能力不强、后勤保障不力、人情干扰较多等问题,以“筑底强基”工程为指引,大力开展人员配备好、保障落实好、能力提升好、制度健全好、工作推进好“五好”乡镇纪委建设,切实打通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最后一米”。

突出保障配套

夯实干事创业之基

敞亮的办公区、统一的标识牌、详尽的流程图、标准的谈话室、温馨的廉政小院……走进渠县三汇镇纪委,干净整洁的办公环境和规范的运行模式令人眼前一亮。

“以前镇纪委书记办公室、信访接待室、谈话室等分散在各个楼层和区域,群众反映问题、上访举报得东找西问、爬楼上梯,很不方便。”渠县三汇镇纪委书记李成军说,现在全部在一楼集中办公,监督力量整合了,群众办事也方便了。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乡镇集成高效一体化办公平台建设中,达州市纪委监委从办公场所整合、办公设备达标、廉洁文化配套建设入手,进一步细化信访受理、审查调查、案件审理、党风廉政宣传、片区案情会商等功能分区,按程序办理线索处置、谈话函询、案件初核、立案审查调查等事项,简化往来流程,提升工作效率。目前,全市200个乡镇(街道)纪(工)委共设独立办公室390间,建立一类谈话室62间、二类谈话室151间。

此外,为做实资金保障,市纪委监委印发《达州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强化对经费的拨付、管理和使用情况的监督指导,经费直达乡镇,实现乡镇纪委经费专账管理、独立核算、专款专用,保障乡镇纪委高效运行。

突出队伍建设

着力提升履职能力

要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反腐败斗争,必须有一支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纪检监察队伍。达州市纪委在解决各项“配套保障”的同时,及时将着眼点转移到是否“会干事”“干成事”上。

“刚开始我还感到迷茫,经过此次培训和联系室的指导后,我对监督检查、文书制作、谈话办案等方面都有了清晰的认识和掌握。”开江县永兴镇纪委书记陈月是今年6月新履职的乡镇纪委书记,此前对审查调查工作不甚了解的他,在参加完达州市乡镇纪委书记示范培训班后豁然开朗。

“目前基层专职纪检监察干部新手较多,他们在从事纪检业务前,基本没有接受过系统培训,职责权限不清晰,缺乏审查调查等业务能力,导致监督执纪中存在‘本领恐慌’、过于依赖上级纪委等问题。”市纪委监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对此,他们以“三定”标配“队伍建设”,坚持需求侧为导向,通过集中培训、实战轮训、干部自学等方式,以针对性、专业性的系统培训着力提升履职能力。

在队伍建设上,市纪委抢抓“大抓基层”的历史机遇,对机关和乡镇纪委编制使用设定最低比例,明确县级纪委编制使用率不得低于95%,乡镇纪委必须达到“两专三兼”标准、“一村两员”,推动全市2022年以来新进纪检监察干部236人,编制使用率从2022年初的81.4%提升至现在的95.9%。

突出制度创新

坚决维护群众利益

“钱能退真是太好了,多亏你们发现这个事情,不然我还不知道有这个惠农政策。”日前,通川区复兴镇九龙社区居民刘厚杰向纪检干部连声道谢。

此前,通川区复兴镇纪委收到实名举报,反映本社组长张某多领耕地补贴问题。接到问题线索后,为破解基层熟人监督壁垒,通川区纪委监委迅速启动片区协作交叉办案机制,让复兴镇村级纪检一协作区参与初核,管辖九龙社区的村级纪检二协作区回避。

随后,工作人员对相关群众进行走访,调取了九龙社区某组地力保护补贴花名册,多次问询之下,自知理亏的张某很快将实事和盘托出:原来刘厚杰因外出务工,将自己的1.3亩地拿给小组组长张某家耕种,张某却在耕地补贴上动了小心思,冒领了刘厚杰的耕地补贴。

“通过实行片区交叉执纪,打破区域界限,由于办的不是本村社的案子,客观上减少和避免了办案人员的工作阻力和干扰因素。而且有了社区纪委书记参与谈话、外调、走访取证,也提高了街道纪工委办案效率。”复兴镇纪委书记苟晓说。

与此同时,市纪委监委持续深化纪检监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审理二室,全面实行“乡案县审”。并进一步加强基层力量统筹,将全市乡镇划分为50个协作片区,由县(市、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担任片区组长,构建“纪委监委机关+派驻(出)机构+协作区”的联动工作模式,实现基层纪检监察力量联合互补。

目前,各县(市、区)建立村级片区协作组织620个,通过“室组镇村”四级联动、“室组地”统筹联动、“村村协作”等方式,推动县乡村三级纪检力量交叉整合、形成合力、提高效率。得益于此,去年以来,各县(市、区)纪委监委案件审理室共审理乡镇纪委审查调查案件803件,提出审理建议565条,整改问题549个,有效提升了乡镇纪委办案质效。

“下一步,我们将贯彻落实省纪委监委关于‘大抓基层’的理念,持续推进‘五好’乡镇纪委建设,切实提升监督合力、提高治理效能,推动乡镇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 杨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