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记者

版次:06    作者:2024年11月08日

□董运生(重庆)

章记者名权,忠州人氏,原江城都市报“四大名记”之一。其为人豪爽,爱诗,好酒,合群,在新闻人才培养上更是不遗余力。

吾与章记者相交十年有余,虽在同一个单位,且他长我十几岁,但我并不称他“章老师”,而是叫他“权哥”。在我的文学道路上,有两个引路人,一个是恩师吕进先生,一个就是权哥。吕先生教我做人,亦教我诗歌理论;权哥则于我入职后迅即因诗订交,并带我以诗会友、以酒会友,融入江城文学圈子。

权哥爱诗,深明“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的大义。生活中有所感悟,则发为诗歌,并与我这个小兄弟切磋琢磨。我初入职时,与他办公室仅一室之隔。有一次找他请教新闻稿件如何处理,他随口问起了我的专业和方向。当知晓我学中国现代诗学时,权哥立即决定当晚去吃火锅,诗酒会友。随后的日子里,我们时有交流,为意象的营构,为字句的斟酌。权哥知道我在文学创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故而时常鼓励我坚持写作,更不时将我的作品发表在内部报纸上,并推给江城文联、江城日报创办的刊物。权哥为人开朗,文友不少。为了让我熟悉并融入江城文学圈,他多次带我参加文友饭局,并介绍我加入江城作协。十几年来,我能坚持写作,并较好地融入江城文学大家庭,离不开权哥的勉励与引介。

权哥好酒,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权哥酒量尚可,这是他的底气。他喝酒时一句干脆利索的“干了”,绝对够意思。我们常在馆子里喝,有时也在他家里喝。我家在外地,每次到权哥家喝酒,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家常的饭菜,随意的发挥,让人感到舒服。酒到七分后,权哥会给我讲他在报社的光辉岁月,也会讲人生际遇与成长。当然更多的时候,我们“醉里挑灯看剑”,“乱劈柴”划拳。用权哥的话说,喝酒就是玩,热闹得划拳。他划的是南拳,我划的是北拳,“过门”的“哥俩好”“再好好”里,有我对这位大哥的感激,更有难以掩饰的尊敬。

权哥为人爽朗,和谁都合得来,这可能和他长期做新闻记者,与各行各业打交道有一定的关系。他原有一爱好——“斗地主”,但不知现在还常斗不。据权哥原来的同事讲,他在报社时,周末喜欢在外“斗地主”休闲。若战斗正酣,嫂夫人打来电话喊他回家吃饭,他立马示意众人屏声息气,告知嫂夫人正在写稿子就不回去吃了。对权哥来说,向嫂夫人撒谎虽不应该,但冷落了兄弟伙儿更不应该。圈内圈外的人对权哥的评价一致,两个字——“好耍”。

章记者从都市报转到学校任职,先后在宣传部门和新闻学院工作。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特别注重业界经验与理论研究结合,培养了一大批功底扎实、业务精湛的新闻工作者。记得某年,学校安排两位新闻系的学生到权哥办公室实习。前三周里,权哥没有给两位学生安排具体事务,实习生每天只需做一件事——读报纸,读《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等权威报刊。第二周,两位学生觉得有点茫然,就向权哥请求做点具体的事情,权哥笑而不语,让他们继续读报。学生实习到第四周,某地发生毒奶粉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权哥于此时交给两位实习生一个任务,对本地食药局负责人就毒奶粉事件及本地相关领域的监管工作做一次采访,并告知学生,无论本地是否存在相关问题,都是一个有价值的新闻。在权哥的指导下,学生顺利完成了采写工作,并发表了稿件。这两位实习生成长很快,现在已是某省级报刊的优秀记者。

谈起对新闻职业和新闻的认识,权哥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作为记者,艰辛与喜悦并存,只要你努力去做,随时都会收获喜悦。”在他看来,经过仔细分析、周密思考、深入采访、精心写作的新闻稿件,才经得起检验,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权哥常说,新闻人不但要认真学习理论,而且还要勇于在实践中练习、反思,这样才能做到学用结合。正如他所说,“在新媒体不断涌现,传播格局和舆论生态不断变化的今天,如果不勤于学习,不认真思考,不努力行动,很快就会落伍。”喜欢写诗歌和散文的他,对“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深表认同。他认为,在新闻写作中恰当地借用文学表达,能够让读者在接收信息、取得教益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他经常举这样一个例子:写快递员的辛苦与奔波时,如果干巴巴地写“他三年来走过13万公里路”,远不如“三年来,他走过的路,能够绕地球三圈多”形象。“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新闻界能干人太多了,自己还要认真学习才行。”或许,这正是他,一个新闻人、一个新闻教育人的追求。

从业以来,权哥主持省部级课题6项,有60余件作品先后获四川省、重庆市、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作品奖;策划的“寻找三峡抗战老兵”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曾获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中央文明办联合表彰;指导学生拍摄的纪录片《光影岁月》获得了第十届“科讯杯”国际大学生影视作品大赛西部组一等奖。面对纷至沓来的殊荣,权哥泰然处之,对他来说,这是一个新闻人和教师的本分。

人们称记者为“无冕之王”,但在我看来,权哥没有王者高高在上的霸气,有的是世俗生活中的烟火气,让人感到亲切、平易。今天是记者节,写篇文章谈谈章记者,说不定他看到了,还会再找我划上两拳,给我谈谈当年的光辉岁月,谈谈诗歌与新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