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2024年11月05日
凌晨四点半,当第一声闹钟响起的时候,我翻身起了床。街上的路灯似睡非睡,扫地的清洁工还没出门,偶尔有车在孤独地前行。
我去西山看日出,带着几分莫名的虔诚。
这不是为了追求一种诗意的生活,我很清楚,诗意的生活不用追,一点也不虚无缥缈,其实就是真实而温暖的生活场景,生活中的小确幸,或大自然的风景,都充满诗意。
没有人告诉我西山哪里可以看到日出,凭借对西山有限的了解,我潜意识地走向开汉楼,走向西汉的纪信,走向他的忠义。凌晨五点的天空,安静而肃穆,上山的路掩映在黑黢黢的光影之中。我从小怕黑,但此时内心一点也没畏惧,知道只有向上,才有可能一睹太阳的芳容。
踏上开汉楼广场,还不到五点一刻,天空微微透出暗红的光,城市零星的灯光格外闪亮。五层高的开汉楼,已在晨曦中露出一贯的恢宏和古朴。
眺望,日出的方向似乎被树木遮挡。能看见日出吗?我心里打鼓。这时有三个约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从我身后蹦蹦跳跳过来,她们背着书包,打着电话,笑嘻嘻地讨论着看日出的种种。估计她们也是第一次来,对这地方能不能看到期待中的日出有所怀疑。只见一个姑娘拿出电话,大声地向朋友问询看日出的线路。
我竟有些羡慕,羡慕她们有想打给谁就打给谁的勇气,羡慕她们有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的自由。挂了电话,几个小姑娘绕向开汉楼背后,隐没在朦胧的晨曦之中。估计朋友给出了否定答案,指导她们爬向更高的山丘。
她们人年轻,浑身有的是劲。而我着实有些疲惫,不想再折腾。我不知道哪里的山最高,哪里的视角最广。以我的经验,如果爬上开汉楼,那才叫登高望远。可惜此时开汉楼大门紧闭,我实在不忍心也找不到途径唤醒守门人。
我只能等在原地,期待阳光能不偏不倚落在我的身旁。
遐想间,几个小姑娘又出现在眼前。我听到她们在叹息:“上面还是被树木遮挡”。她们的叹息更像是一种嬉闹,一会儿便愉快地打闹着,慢慢消失在我的眼前。我读不出她们的遗憾,知道她们有的是精力,有的是时间。
我也随即释怀,即使今天看不到日出,不代表太阳没有从东方升起。今天不见日出,不代表明天依然不见。用时间换空间,永远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案。
这时,有两个年轻人出现在我的面前。他们架着手机,似乎正要直播,我津津有味看着,估计他们一定时常来到这个地方,忍不住上前询问:“这里可以看到日出吗?”一个小伙快人快语,说:“这是看日出的最佳位置呢!”
得到肯定的答案,我便安心等待着……
远眺,东方的天空果真有了变化,肃穆的色彩开始渐渐有了灵动——太阳快出来了!
原来,所有的否定也都是自我怀疑。打败人生的除了别人,更多是自己。
六点三十四分,太阳在我的期盼里一跃而起,干净、圆润、清澈、透明、纯真……一刹那,我激动得无法发声,胸腔被一种神圣的情感不停地撞击。我忍不住哭了,被这颗干净得像婴儿一般的太阳击中了灵魂。不管它多少次被乌云遮住,多少次让位于阴天雷雨,但每一天它都坚韧不拔,迎来新生!
我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激动。多年前的这一天,感谢老天的怜悯,我历经九死一生迎来生命的再次绽放,我知道我要倍加珍惜得来不易的每一天……
太阳在霞光里涌动着,金灿灿的朝晖,令人无比迷恋!
每一年,我都会在特定的时间去等待一场日出,去见证太阳和自己的新生,即使未见也无怨无悔。而那一天,我幸运地拍了好几张日出前后的照片发给朋友,并写下这样一句话:珍惜每一次日出,快乐每一个日子!
□刘静(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