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9 作者:2024年10月25日
□陈醒骋(万源市第一小学六年级)
今天,我看到一幅漫画,让我陷入了沉思。
画面是在一个公交车上,一位佝偻着背的老奶奶提着一个包袱,满头大汗,显得十分吃力,公交车坐满了乘客,老奶奶只能站着;旁边一位衣着整洁的年轻人,义正词严地指着另一位男子说:“起来!给老人让座!”那被训斥的男子一脸疲倦地回答说:“可是我也很累啊……”
看到这幅漫画的第一反应,会觉得那男子不肯给老人让座,很没有公德心,应该批评。但仔细看有一个细节:那位大庭广众之下满腔正义,指责别人不让座的年轻人,就站在老人旁边,也没有伸手做点具体帮助一下老人的事儿呀,比如帮老人提一下手里的包袱。甚至我还很不厚道地想,他是真的想帮助这位老奶奶吗?他是不是想把坐着的这位男子叫起来,自己一屁股坐到位置上……再看看那位坐着的男子,也佝偻着背,一脸倦容,他是不是生病了呢?是不是也有难言之隐呢?相比之下,站着训斥他的年轻人,精神抖擞,腰杆笔直。联想到平常生活中看到的现象,我想起在一本书上读到的一句话:贩卖正直的人最没有正直的品德。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喜欢站在道德制高点,用正义的姿态向人群扫射道德的子弹,那些中枪的人无处可逃,无法辩驳,无法诉说自己的委屈,慢慢社死了!这就是道德绑架的威力。那些道德绑匪们,心里会获得畸形的满足感,又会继续调转道德的枪口,寻找下一个扫射目标……
当一个人为了某种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阴暗目的,往往会冠冕堂皇地发动人们搞道德绑架。一个人指责另一个人,叫批评或者辱骂;十个人指责一个人,叫以多欺少;可是一百个人、一千个人,甚至更多人一起指责一个人,这种道德绑架往往就成了看似正义的口诛笔伐。可悲的是,以我十二岁的人生阅历来看,这种现象并不少见。
道德是圣贤制定出来,符合社会大众需求的行为规则,是要求人们参照这个标准自律,从而提高自己的修养和教养。然而,道德却成了某些人控制他人和伤害他人的利器,这让我感到不寒而栗。就像漫画中那位“正义之士”,一味指责别人没有道德,不肯让座给老人,何不身体力行地做点具体的事儿帮助老奶奶呢?更何况,你要求别人让座,你了解别人的苦衷吗?
漫画是一种讽刺性极强的艺术,这幅画讽刺了那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道德绑匪,形象生动。但是,我们要自觉做有道德的人,用社会公德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而不是把道德的枪口对准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