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7 作者:2024年10月25日
□陈进(重庆)
“叮咚叮咚”,一曲欢快的歌谣沿着裕河沟谷,自西向东昼夜不停地欢唱。清脆的旋律绵延轻叩,从爷爷的耳边,一直传唱到我的童年。老家门前那条叫作裕河的小河,几十年来几度改版,奔腾在眼前,活跃在心间。
小时候,河边方圆几里地,只有我们一家人。受恩于小河,从小在河里玩耍,获得了太多的快乐,尤其是夏天。那时的小河,河床很浅,河水清而凉。河中大小不一的石头很干净,大多圆溜溜的,上面长满青苔。石头看上去很有趣,水上面部分光滑而干爽,水下面长满稠密顺滑的绿苔。最长的青苔有五六米,随着水流的方向自由地摆动,给整条河增添了几分灵动。成群的鸭子常常在青苔里捕食,一嘴啄过去,一嘴啄过来,扑腾着翅膀“嘎嘎嘎”地欢叫着。
我们赤着脚,在水里奔跑嬉戏。脚下的青苔凉凉的,软软的,有时也打滑,一不小心就被放倒在水里,只好灰溜溜地跑回家。有时我们专门把身子藏在水里,任青苔抚摸肌肤,任成群的小鱼在皮肤上啄来啄去,痒酥酥的。
在青苔里捞鱼不需要什么技巧。往厚厚的青苔里一站、双脚各自旋转一下,拖着青苔就势轻轻走上岸。那些躲藏的鲫鱼、标子鱼、黄辣丁啥的,搁浅了才慌头慌脑地蹦跶着,四处逃窜。
河里还有很多其他水族。浅水里,有很多淡绿色或褐色的小河蚌,半掩着身体,慢悠悠地蠕动。找到它们的老巢很容易,沿着浅滩细沙里的小孔洞一掏一个准。螃蟹随处可见,它们常常选择宽松的石头缝藏身,有时还爬到石头上打望。我们都学会了抓螃蟹,一手伸根小棍子喂给它的大钳子,一手从背部下手十拿九稳。泥鳅总是独来独往,扭动着身子贴着水底的砂石行进,嘴边长着几根软软的胡须,东一触西一触,看上去特别机灵。捉泥鳅则要双手捧成撮箕状,从尾部迅速捞起。河边一顺儿茂密的水草下,是小青虾生活的天堂。随便一个竹篮或筛子,从水草一侧滤一下,便可捞起成群结队的大小虾米。
我们常常提着脸盆下河,玩够了还有一盆惊喜带回家。父亲教我们处理这些水货,多数时候是在柴火锅里炕了当零食吃。虾和蟹变红后,加点盐立马就散出味来,香得不行。
想要捉到大一点的鱼,要靠父亲上阵。那些大鱼往往藏在深水湾,父亲潜入水里,在水底的大石缝里能摸出几条大大的黄辣丁来。这种鱼无甲,身子呈扁圆形,光溜溜的,前粗后细,长有坚硬且带倒刺的胸鳍,稍不注意手就会被扎得血肉模糊。父亲可以轻松对付,很少受伤。黄辣丁营养丰富,用来煮汤鲜美可口。
记忆中,吃鱼最多的时候总是下雨天。河里涨水后,那些大鱼被急流冲得晕头转向,正是捕鱼的好时机。父亲有特制的竹编网鱼工具,叫“虾耙”,像个精致细密的工艺品:口袋状,平底,两侧圆鼓鼓的呈拱形,其中心置有结实的手柄。虾耙一头开口很大,另一头尖尖的有些上翘,是闭合的。
下大雨了,看着河水一点点浑浊起来,父亲便戴上斗笠,披着蓑衣,打着赤脚,裤腿挽得高高的,一手拿虾耙,一手提水桶就到河边去了。我们有时也戴着斗笠,跟着父亲一路跑,主动揽活,帮忙提桶、捡鱼。父亲站在岸边侧着身子,将手中的虾耙奋力往水中一扎,然后迅速提起来,几条或者几十条鱼儿便蹦跳着进了水桶。父亲捞鱼并不需要走很远,仅仅几十米,边走边打,去一程,返一程,便可收获一小桶鱼儿。回到家,一家大小都来剖鱼,大一点的用剪刀,小鱼直接用手撕。一大盆鱼收拾出来,要么裹些芡粉油炸,要么抹点盐炕熟,有时也熬汤,一家人都是浓郁的鱼蛋白味儿。
记忆中,最过瘾的逮鱼方式就是阻断堰沟,竭泽而渔。我家门前与小河平行前行的还有一条小水渠,是下游村子筑堰修建用来灌溉秧田的,沿着公路脚边一路延伸。几个孩子一商议,水渠便要遭殃。大家在入水口搬些石头,塞些青苔水草,水渠便断流了。一人拿着撮箕在窄口处接着,其他孩子在沟里来回走动,把鱼儿赶到下游自投罗网。有时是下雨天,我们浑身湿淋淋的,可逮鱼开心得很,谁也不在乎。不过有时也要讨骂,逮鱼来来回回地跑,累得筋疲力尽,早忘了把堵住的口子打开。下村的人怒气冲冲地跑来兴师问罪,父亲就赶紧给他们赔不是,然后把水渠疏通。记忆中,父亲从来没因为这件事责骂过我们。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下河玩水、逮鱼虾的次数越来越少,而邻居却越来越多,沿河两岸都是高高低低的楼房。每多一个邻居,小河就多了一份喧闹。房子越修越宽大,河道也被越占越多,河中的砂石越来越少。下河捕鱼的孩子换了一拨又一拨,河中的鱼虾随着孩子的数量,多了又少,少了又多。几十年来,当邻居成百上千后,曾经舒展的小河湾被彻彻底底地赶进水泥堤之内,看上去虽规范而整洁,却少了那份自然。
心中那个旧家园的模样已然模糊,我们几个孩子长大后也渐行渐远。大家散在各处难得回家一次,加上父母撒手人寰,回去的时候就更少。每次回老家,最先走近的还是小河。站在小石桥上张望,河中光秃秃的石头少有青苔缠腰,偶见群群小鱼游上游下,几乎没有孩子下河戏水。堰沟早已消失,清澈的流水失去落差后变得异常安静,一如当初几个闹腾的孩子悄然步入沉默的中年。
故乡的一切,好像都静止在了时光深处。
曾经装点我童年的小河湾,那些长满水草的绿色夏趣,那些和家人一起度过的美好光阴,一点点地消失在寂寞的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