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2024年10月18日
□石尚邨(四川)
我家门前有条河,名叫明月江。
这个美丽的名字,一定和天上的月亮有着某种关联吧?儿时的我,总是充满好奇和想象。我的父辈们在这明月江两岸,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四时变化,收获着自己的那一份酸甜苦辣。
明月江的春天,是从一个盛大的节日开始的,那就是儿时我们最为盼望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明月江都沉浸在一种浓浓的年味里。腊月二十三过了小年,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后,大人们就忙着打扫庭院,为孩子们缝制新衣裳,赶制糯米面,焐醪糟做甜酒。男人们还有一个十分要紧的活儿,要在除夕之前,用竹竿、篾片和麻布编制一条九节火龙来,为新年闹元宵烧火龙做准备。新年到了,明月江两岸平畴绿野,阡陌纵横间,都是走亲访友的人儿。元宵节,最热闹壮观的烧火龙登场了,家家户户龙灯高挂,鞭炮齐鸣。只见一群精干的汉子,脚穿草鞋,赤膊上阵,一人持大红龙宝,九人持龙把,伴随着激越的锣鼓声在大街小巷穿行游舞,成千上万的人儿用烟花礼炮对着火龙喷放。那些火龙不停地变换着翻、腾、扑、飞、滚、游的舞姿,时而“翻江倒海”“兴云降雨”,时而“二龙抢宝”“九龙奉圣”,在一拨拨的铧铁熔炼的铁花溅射映照下,火龙与潮水般的人群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美轮美奂元宵夜!
春节过后,欢聚的人们奔向四面八方,又开始了一年的忙碌。在奔忙的间隙,明月江两岸的油菜花、桃花、杏花、李花盛开了,遍地桃红李白,明黄灿烂。晴日里,在这馨香扑鼻的花丛中,一定能找寻到打猪草、捉迷藏的小伙伴的身影。
盛夏的傍晚,伴着母亲清脆悦耳的浆洗声,我们好像野鸭儿在江水里嬉戏。太阳落山了,母亲呼儿唤崽的声音在江面上此起彼伏,小伙伴们才从江水里冒出小脑袋爬上岸来,蹑手蹑脚地跟着母亲回到家中。
中秋,是满心欢喜的收获时节。大人们用碓窝摏着糍粑,满院子的糯米香,绿竹儿味,和着江边的泥土水草味儿,香甜醉人,直熏得明月清风入梦来。中秋之夜,月光如注,水波潋滟处,江月乘风,月辉氤氲着水面,由淡变浓,由浅入深,像是洒着酒曲发酵这一江秋水,不知醉煞人间多少年?
明月江流经的荣华山、插旗山、万宝寨、走马梁,平畴沃野,山色空蒙雨亦奇。此乃史称春申君故里,万顷池之地。相传楚灭黄国,春申君黄歇的先祖被流放到这里,只见万顷碧波一鹭飞,千山茂林渔猎回,便滨湖而居。至今,还有黄都黄庭之乡名,想必是先民们对故国不可忘却的思念。千百年来,人们疏浚明月江,垦田围湖,万顷湖泊愈来愈小,只留得今天的烂泥湖了。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古道从涪陵而来,经由万顷池而北上,过宣汉、万源,至陕西西乡,接子午道,飞马进了长安城。卫承芳,明代醇儒,家住明月江畔,“淇竹家风”至今传扬。明月江的润泽,真佛山三教合一,青云一派,盛开孝善法门。徐彦刚、唐在刚、唐伯壮,明月江畔的革命先烈,以鲜血和生命谱写了明月江的红色传奇。
明月江,因切穿明月山而得名,千磨万击,坚韧不拔,由东向西,蹚出了这方水土悠远的历史和滚烫的文化。斗转星移,沧海桑田,往昔的平畴绿野,如今已是工厂林立。奔流不息的明月江,必将演绎更多人间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