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更风景

版次:09    作者:2024年09月20日

大暑时节,骄阳恣意疯狂,与其在家恐热,不如到岩口乘凉。岩口地处重庆市石柱县鱼池镇,海拔1100米,距石柱县城46千米,离长江口岸西沱古镇34千米,是国道318线方斗山石柱县境的交通要塞,黄水国家森林公园重要景区——千野草场北大门。

一个周末的下午,我和几位朋友相约岩口。刚下车,一派生机蓬勃、热闹繁华的景象便映入眼帘:柏油路两旁的行道树对称齐整,在风中频频招手;幢幢高楼或在宽阔的公路边,或在树林草坪间,那些取名为“岩口山庄”“绿野云天”“白云深处”各式招牌,直叫人眼花缭乱;院坝树荫下的草坪里,游客或坐或立,三五成群,一个个好不惬意。

岩口就像是巍峨连绵的方斗山在此有意撕开的一道口子。一处空旷之地,面朝鱼池镇驻地,左右两边的山头,遍山都是灰白的龙骨石,乔木葳蕤挺拔,灌木荆棘丛生;前面是场镇农家,楼房林立,满目层层梯田,稻浪起伏;后面是几百米高的陡峻悬崖,直插山脚的向后河。岩口过去终年缺水,一年四季风特别大,当地人称之为“风口”,根本无人居住。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文旅融合一次次惠及岩口:将公路加宽加固,铺上沥青;实行两级提灌,将山下的水硬是“提”到了山顶;铺设管道连通天然气,人们煮饭取暖不再燃煤烧柴。

我们来到超市买水,进进出出的人络绎不绝,营业员正忙得不可开交。“现在来岩口的人有吃处、有住处、有玩处,这里就像一个小集镇,常年游客不断,乘凉看江,观花赏雪,尤其是暑假期间,更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超市老板娘脸上掩饰不住喜悦。

走出超市,踏上林荫石板路,钻进深山丛林,闻听松涛声声,阵阵清新袭来,沁人心脾,刚才乘车的沉闷瞬间消散。远处的青松翠柏,直立挺拔,郁郁葱葱,苍翠欲滴;眼前的杜鹃,居于乔木脚下,矮矮的,形态各异,很是精神;一丛丛火棘,有质感的老叶厚厚的、绿绿的,嫩枝还在疯长,枝尖的叶缘淡红,中间淡绿,格外耀眼。

我们沿石板路拾级而上来到山顶,虽还直喘粗气,但大家都迫不及待,又一口气爬上了望江楼。兀立山顶,俯瞰长江,仰望苍穹,白云就在头顶,似乎触手可及。我们忍不住放声呐喊,只有此时,只在眼下,才有这般气势。

极目远眺,气势恢宏的长江犹如百里画卷,正前方的江上有一岛,名叫皇华城,是三峡库区最大的江心岛。亘古不息的长江流经这里时,江水突然回转,形成一个偌大的没封口的“回”字,大“口”和小“口”之间便是江面,里面的小“口”便是皇华城,恰似镶嵌在长江上的一块天然翡翠。

岩口自古就是巴盐古道上的重要隘口。从望江楼往左下方看去,一条隐隐约约、沿山而上的梯级石板路,像一根长长的银灰色带子牵拉在方斗山绿色中,陡陡的,似一架天梯悬挂于悬崖峭壁处。岩口望江公路外的粮食店、圈椅山和纱帽山,就是当年巴盐古道上有名的客栈。那些年,从山脚上山的背夫,都要到这里歇脚或住宿,然后再上岩口,下鱼池坝,经石家坝,上黄水坝,再到湖北利川、来凤等地,沿着巴盐古道留下串串足迹。

几声铃响打断遐思,我们怀着不舍的心情走下望江楼。此时的远水近山,在夕阳映照下,显得蔚为壮观。落霞染红了江水,江水映射着霞光,真就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眼前那大小山峦,青葱翠绿,高低起伏,魔幻的云海与连绵的群山映衬着,在落霞中美到极致,让人忘却忧愁与烦恼。

□张柏华(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