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看月花

版次:07    作者:2024年09月13日

从我两三岁开始记事起,每年中秋节的傍晚,母亲就从屋后的石榴树上摘下几个最大、最红的石榴,垒在一个白瓷盘里,放到院坝边的板凳上,再把家中晒粮食的大簸箕滚到院坝中间,高声吼道:“娃儿些,今晚是中秋节,快来看月花!”

我们几兄妹蹦蹦跳跳地跑过去,在簸箕里围着母亲,或坐或躺,手里剥着石榴,眼睛盯着天空那溜圆的月亮,听母亲讲关于月亮的故事。

我们家的大簸箕直径近三米,是附近几个村庄最大的。每次晒粮食,都由父亲或母亲从高大的堂屋门上斜着滚出来,放在院坝边,倒进青绿的胡豆或豌豆、褐色的麦粒、金黄的稻谷、细如流沙的油菜籽。夏天的晚上,母亲总喜欢把大簸箕滚到院坝中间,让我们几兄妹在里面歇凉。母亲说,这大簸箕是外爷专门给她编的。外爷是附近几个乡镇出了名的篾匠,耕田耙地是个外行,就靠编篾为生。他见我们家院坝太小,晒粮食铺不开,就专门编了这个一生编过的最大的簸箕。我在十来岁时曾试着滚过一次大簸箕,它在移动中翻了,像一轮巨大的磨盘将我压在了下面。

母亲待我们安静后,就望着慢慢移动的月亮,轻声细语地说: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今晚的月亮是一年中最大、最圆、最亮的时候。月亮和太阳是两兄妹,月亮是哥哥,太阳是妹妹。很久以前,月亮白天出来,太阳晚上出来。有一天,太阳妹妹对月亮哥哥说,我每天晚上出来,到处黑黢黢的,我害怕。月亮哥哥说,那我们换吧。从此,太阳妹妹就在白天出来,月亮哥哥就晚上出来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月亮哥哥就开出一朵最漂亮的月花,送给太阳妹妹。月亮这种爱护妹妹的行为,受到了所有人的夸赞,都在农历八月十五的晚上敬奉它,我们那盘子里的石榴就是敬给月亮的。

母亲继续说道,你们晓得吗?那月亮上面,长满了梭罗树,那是一种神树,可以按照人的意愿,想它多长就长多长,想它多短就缩成多短。天上神仙住的房子,都是用梭罗树修的;地上的人也想用它来修房子,但爬不上去。有一天,一只特别会爬树的猴子,在深山老林中发现了一棵长到天上的马桑树,就带着一把斧头,顺着马桑树爬到了月亮上。猴子看到满月亮的梭罗树,高兴得不得了,心想这么多的树砍回去,要修好多大房子呀。它担心别的猴子也爬上月亮来砍梭罗树,就朝马桑树念了咒语,施了法术,那马桑树立即变矮。从此以后,所有的马桑树就再也长不高了。那个自私自利的猴子白天拿起斧头砍树,到晚上都没砍断,砍累了,他便躺在树旁睡觉。但是,等他第二天醒来时,那树上被砍开的口子又长回了原样。连续几天如此,猴子又累又气。一天傍晚,那猴子想,如果睡觉时把头放进砍开的口子里顶着,那口子肯定就长不拢了。哪晓得,那树依旧在长,猴子醒来时,才发现自己的头被卡在了树里,怎么也取不出来。你们看吧,月亮上那个弯弯的影子,就是猴子撅着屁股,卡在梭罗树里的。

我们被母亲讲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静静地躺在她身边,望着天上烧饼似的圆月慢慢移动,不知不觉进入了梦乡。

之后,每一年的中秋夜,我们都会在院坝中的簸箕里,吃石榴,听故事,等着看月亮开花。如果遇到下雨或阴天,心里就十分失落。

过了好多个中秋,我们一直没有见过月亮开花,就问母亲,“月亮怎么还不开花?”母亲说,“可能开过,只是你们都睡着了。”有年中秋,月亮刚刚升起,我就睁着眼睛一直看,铁了心要看看月花到底是什么样。可是,直到天都快亮了,月亮也没什么变化。第二天,我问母亲,“你到底见没见过月亮开花,是什么样的?”母亲说,“我也没有见过,听你外婆说,她的外婆见过。是各种颜色一圈一圈的,一共七八圈,围在月亮外边,好看得很。”我又问,“你讲的这些故事,也是听外婆讲的?”母亲说,“是呀,我从小就听她讲。”

关于月亮、月花和梭罗树的故事,一直陪着我们长大,我们也相继从那个簸箕里走向了山外。我有时梦见天上的月亮变得跟院坝里的簸箕一样大,有时梦见院坝里的簸箕变得跟天上的月亮一样明亮。以前,每年中秋节前,我们都给母亲写信,诉说对老家院坝里的大簸箕、石榴和那些关于月亮的故事的思念。有时,我们也带着月饼,回到老家,陪母亲看月花。

后来,母亲老了,我们便把她接到城里,每逢中秋,买回石榴、月饼和其他水果,摆在阳台上,抬头望着月亮,摆谈老家院坝里的往事。我曾对母亲说,“这阳台上就差一个大簸箕了。”母亲笑呵呵地说,“就算把那大簸箕弄来,你这阳台也放不下。”有一次,我说,“砍梭罗树的猴子有点笨,他在天上把马桑树变矮了,即使砍断了树自己也回不到地上。”母亲笑着说,“你才笨,那梭罗树是想变多长就能变多长的,他如果砍断了,把梭罗树杵到地上,不就下来了?”母亲在城里看了二十三次月花后,她说自己实在太老了,这辈子知足了,唯一的愿望就是回到老家去。我们只能满足她的愿望。

几十年来,我一直没有在中秋之夜见过月花。老屋院坝里的青石板已换成了水泥地板,那土墙瓦房变成了砖房,外爷、外婆和父亲早已作古,那个大簸箕和屋后的石榴树也已不知去向。幸运的是,我从母亲那里,听到了在所有书本中都没有读到过的关于月亮、月花、梭罗树的美好故事,也从故事里悟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更幸运的是,九十四岁的母亲依然健在,只是眼睛有些模糊了。我们几兄妹已商量好,今年的中秋节,一起回老家,陪母亲看月花,听她讲有关月亮的故事。

□杨泽义(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