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6 作者:2024年07月19日
达川区纪检监察干部入户走访群众,收集问题线索。 (侯灼 摄)
达川区纪检监察干部深入乡镇开展联合大接访,收集群众急难愁盼。 (陈明伟 摄)
“我的1150元务工费,已经收到了,太感谢你们了。”近日,面对达川区龙会乡纪委书记赵梓茗的回访,收到务工费的熊家沟村村民刘夕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此前,龙会乡纪委在该村开展“深化走访解·有事找纪检”流动接访时,刘夕瑞反映,自己前两年因参与石峡子水渠工程项目的务工款至今都没有拿到,全村像他这样的村民就有20余人。群众“点题”后,龙会乡纪委迅速行动,展开调查核实,积极督促协商解决,如今拖欠所有村民的务工费已全部兑现到位。
这只是达川区纪委监委在推动基层监督“深化走访解·有事找纪检”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的具体实践。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始终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以“走基层、访民生、解难题”活动为契机,坚持在一线查问题、解难题、护民利,紧盯群众的“急难愁盼”开展“点题整治”,把监督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
为摸清实情、找准问题,该区纪委监委把畅通群众反映问题诉求的渠道作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重要举措,建立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挂包联系机制,整合“室组地”力量,结合“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千名纪检监察干部进万家”“民情户户通”等系列活动,定期开展“区纪委领导班子成员+乡镇纪委书记”“院坝会+个别走访”接访工作,深入庭坝院落、田间地头,广泛收集民情民意,认真倾听群众诉求,变被动接访为主动下访,坚持“让纪检干部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努力推动解决群众身边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此外,该区纪委监委还对收集的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进行分析研判,按照整改类、线索类逐件会商研判,建立督办台账,分地方、分部门进行分流处置。对群众普遍关注、反映强烈和反复出现的急难愁盼问题,督促职能部门深入查摆,制定整改措施、明确整改时限,挂图作战、对账销号,同时开展全过程跟踪督办并定期回访,形成工作闭环,进一步压紧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和行业监管责任。
群众有困难,纪检来“接单”。“深化走访解·有事找纪检”工作开展以来,该区纪委监委共收集群众诉求1277条,推动解决922条,发现问题线索207件,立案101人。
“我们将继续把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主攻方向,通过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查处一批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推进集中整治走深走实、见行见效。”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本报见习记者 吴昊 通讯员 唐续宗 侯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