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2024年05月10日
□向萍(重庆)
小时候,最喜欢看连环画,但家里经济条件不允许。
小街上,有个连环画摊,两条长板凳,搁着几块木板,整整齐齐的连环画,一溜儿摆放着。这些连环画可不是白看的,是要收费的,一分钱一本,比较厚的,还要两分钱一本。
摆摊的中年人腿有点瘸,不爱笑,少言语,时常板着一副苦瓜脸,严肃得让人害怕。他总是稳稳地坐在连环画摊后面,手上晃悠着一根细竹竿,不用起身,就能把摊位上的各种连环画,撬摆得规规整整,井然有序。
小时候,我非常羡慕他,觉得他好富有,拥有那么多我想看却未能一睹为快的连环画。
读小学时,我成绩很好,历任多年的班长,是同龄人父母眼里超级歆慕和喜欢的“别人家的孩子”。摆连环画摊的叔叔对我也总是“另眼相待”。每每我蹲在书摊前,伸出小手,怯怯地翻阅,试图过过眼瘾时,叔叔从来不吼我,任我睁着一双无比饥渴的双眼,在各种连环画上扫描停留。若是其他小伙伴只一味翻看不给钱时,他就会不耐烦地发出低沉的吆喝:“莫翻莫翻,拿钱来,再来看”。
一个夏天的傍晚,我正好路过连环画摊前,突然天色大变,暴雨降临,大豆般密集的雨点,齐刷刷地砸在连环画上……腿脚不方便的叔叔瘸着腿,弓着腰,手忙脚乱,我二话没说,顾不上躲雨,三下五除二,麻利地帮叔叔以最短的时间,把所有连环画收进了篓子里。
抢收完毕,我被淋得像个“落汤鸡”。
“这个你拿回去看,不要整坏了……”瘸腿叔叔特意挑选出两本最厚的连环画,无比慈祥地对我说。激动不已的我接过连环画,掀起衣角,轻轻裹起来,仿佛获得一件价值连城的宝贝,一路飞奔回到家。
连环画的封面,赫然写着《鸡毛信》,这是我一直想看而未能如愿的连环画。我一页一页地翻,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反反复复,来来回回,不晓得看了好多遍。那晚看得不过瘾,早上起床后,我又翻看了几遍。
尽管连环画上有不少字我未曾见过,有很多词汇都不知其意,但这并不影响我看下去的热情。我喜欢连环画精巧别致,不盈一握;喜欢连环画黑白分明,栩栩如生;喜欢品味画中曲曲折折的故事,喜欢随着主人翁的喜怒哀乐而乍喜乍忧……
我成了小街上连环画摊的常客。
偶尔,我也会奢侈一把,把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零用钱,偷偷用来租几本连环画,然后趴在暖烘烘的被窝里,看得如痴如醉。尤其是晚上偷看连环画的情景,带给我的惊喜、惬意、满足和陶醉,至今难以忘怀。
我的作文素来都算写得好的,经常被老师当作范文在课堂上阅读点评,而我爱看连环画,小伙伴们都知道。所以,班上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也时常会拿出一大摞连环画借给我看。
有一次,我又如获至宝,借到一本连环画,眼看到了约定归还的时间,但由于有事耽误了没看完,我竟忍不住在课堂上偷看起来,而且刚刚在班主任付老师宣布了一条重要纪律之际:“严禁在课堂上看课外书,一经发现,当场撕掉。”
那一次,我无视班规,偷看得相当认真,以至于付老师站在面前,我仍沉迷其中,浑然不知。
“呼”的一声,付老师从我手里抢过连环画,狠狠地瞪了我两眼,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哗哗哗”地撕掉了……
课桌下,我的眼泪像崩堤开闸的水,吧嗒吧嗒直往下掉,我知道,我不是因为挨批,而是因为那本被撕坏的可怜的连环画而哭。“那可是借的,撕坏了我要赔啊!”
午休时分,付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语重心长地教育了我一番。随后,她从办公桌下拿出上午撕坏的那本连环画,我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明明被撕坏的连环画,竟被装订得完好无损。
“我知道你爱看书,作为班长,你要带头遵守纪律,我给你订好了,拿回去吧,以后不能在课堂上看了……”
瞬间,我的眼泪再次喷涌而出,这次我深知,这眼泪,不再是为那本被撕坏的连环画而流……
时光如梭,记忆如昨!如今,各种儿童读物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它们设计精美,字画清晰,颜色亮丽,但我却再也找不到当年看连环画的亲切质朴,以及刻在骨子里的热爱和感动。
时光真的就像一块巨大的橡皮擦,它擦去了逝去的岁月,然而在我的记忆深处,有些东西是永远擦不掉的。我无法估量小小连环画对我的人生人格有多大的影响,但如果说我能蒙受书籍的一点恩泽,使自己的笔耕变成诸多报纸刊物上的铅字,还不得不感谢当年的那些小小连环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