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先辈足迹 传承“三线精神”

达州作家赴万源探访襄渝铁路建设故事

版次:09    作者:2024年04月19日

本报讯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万礼) 4月12日至13日,达州市创作办公室以“追寻先辈足迹 传承‘三线精神’”为主题组织我市剧作家、诗人开展创作采风活动。20余位达州作家、诗人深入探访了襄渝铁路建设与维护的动人故事,深刻感悟了“三线精神”的内涵。

“三线精神”产生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时期,来自全国各地的三线建设者用实际行动对其“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内容进行了生动阐述。

在采风过程中,一行人瞻仰烈士陵园,参观江家坝大桥,穿越大巴山隧道,走进巴山铁路小镇,参观巴山精神教育基地,寻访青花铁厂。一路走访,一路感受,深刻体会“三线精神”,被来自五湖四海的铁道兵战士以及数万达州儿女在襄渝铁路修建中克服困难,不怕牺牲,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深深打动。

为了修建襄渝铁路,英勇的铁道兵、民兵和学生兵团,以鲜血和生命,硬是在苍莽大山中架起了天梯般的铁路,用青春和热血铸就了不朽的“巴山魂”。1978年,襄渝铁路正式交付运营,巴山工务指导区随之成立,巴山迎来了第一代养路人。三线建设,不是某个阶段的事情,它延续到了今天,还要继续下去。创业艰难,守业更难,一代一代的三线建设人坚守岗位,守护铁路,保障运输,耐住寂寞一直到今天。

参与采风的剧作家、诗人表示,将以文学的形式讲好三线建设故事,通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弘扬传承伟大的“三线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