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2024年04月12日
“清汤鲫鱼,妈妈的爱!”翻到儿子朋友圈的一个说说,我不禁百感交集……
记得我年轻时不喜欢逗小孩,觉得闹腾。而成为妈妈之后,孩子再闹腾也要迁就他。刚成家时我不太会做家务,厨艺很差。由于儿子的降临,为了让他长身体,我想方设法学习炒菜煲汤,由“不会做”变成“我能做”,每天绞尽脑汁做有营养、符合他胃口的菜。由此学会了炒回锅肉、辣子鸡,做珍珠鸭,还学会了煮麻辣鱼、清汤鲫鱼……
时光荏苒,转眼间儿子上大学了,我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以为可以不再为他操心。可没隔多长时间,又忍不住给他打电话,想知道他穿暖和没,学校的伙食好不好吃……终于盼到儿子放寒暑假,他回家前一晚都会打来电话,“妈妈,我好想吃你做的清汤鲫鱼。”我心里便涌出小小的激动。
第二天早早到农贸市场买做清汤鲫鱼的材料。食材是熬制鲜美鲫鱼汤的灵魂,大竹的荷花池有一大爷常年在清水鱼塘钓鱼,我特地去他家买上几条。接着买上佐料,一下班便飞奔回家。将鱼洗净后用盐水、生姜片浸泡几分钟,去掉腥味。把鱼沥干水,放入蛋清,码少许盐拌好,紧接着将其煎成嫩黄色。锅里留少量油,将生姜、大蒜、花椒放锅里炒香,倒入适量筒子骨熬的汤。等儿子快下高速时,将蘑菇倒入锅中,煮几分钟后再把鱼放入汤中一并熬制,十多分钟后,奶白色的汤汁散发出浓浓的香味,最后放入葱段,撒上几颗枸杞子,起锅时在汤盆里放一小勺白糖提鲜,一盆浸润着爱心的清汤鲫鱼便大功告成。
儿子一进家门,闻到鲜香的鲫鱼汤,瞬间嘴角上扬:“妈妈的厨艺还是那么好,比外面店里煮的鱼汤不知香多少倍!”“你这家伙,嘴巴越来越会说话了!”心中暗喜的我赶忙给儿子盛一碗鲫鱼汤,然后坐在一旁,欢喜地看着儿子将其“消灭”得滴水不剩。
儿子喝完鲫鱼汤,过来搂着我的肩膀,“妈妈,谢谢你的爱心鱼汤!”看着逐渐懂事的儿子,我不禁有些泪目。想想自己初为人母时,将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强加于他,希望他努力学习,考上好大学。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让我多了几分严苛,少了几分包容慈爱,也给儿子的童年带来了不少伤痛。一路磕磕绊绊,儿子高中毕业时和我面对面有过一次深度沟通。“妈妈,说实话,我一直认为你的言行有些偏激,不过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和接触的人,也幸好有你的严格要求,不然,我说不定会变成坏孩子。”儿子终于懂得了我的一片苦心,我在欣慰之余,也多了几分反思,怎么才能成为孩子眼中更好的家长?
儿子参加工作后,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有时想给他打电话拉家常,又担心他忙,独自翻翻他小时候的照片,从呱呱坠地到长成帅小伙,他的背影在不断成长中离我越来越远,真应了“儿大不由娘”那句老话。前年,儿子结婚,将他的小家安在了成都,更是难得回来一趟,我想为他煮一顿清汤鲫鱼的机会屈指可数。
正如一位作家所言:“所谓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他不回大竹,那我就去成都看他吧。到了成都,儿子在车站接我,“这段时间工作一直很忙。不过再忙,我也要陪你吃顿饭!”他特地带我去品尝一家网红烤鱼店的特色烤鱼。吃着吃着,儿子若有所思:“妈妈,还是你做的鲫鱼汤最香。”迎着他的目光,我淡淡一笑:“这些年你回家越来越少,妈妈的厨艺也直线下滑了,再过些年,不要说鲫鱼汤,恐怕啥汤都煲不出来了。”儿子一怔,低下头去,一滴泪水滑落在桌上。
没过几天,我就刷到了儿子在文首发的那个朋友圈。我本想留几句言,手指在屏幕上划来划去,写下了“你在哪里,妈妈的爱就在哪里……”思忖片刻,终究还是没有发出去。儿子能够记住这份清汤鲫鱼的爱,我就心满意足了。在他下次回家的时候,一盆散发着热腾腾的香气的清汤鲫鱼依旧会在开门的时候出现在他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