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9 作者:2023年12月08日
□张大斌
很早就在关注瓦屋山。关注它的原因,是因为心灵对大自然的猎奇还处于极度亢奋状态,但由于交通的困扰、机缘的蹉跎,一直未能如愿。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当我带着青春的激情奔走踏平三山五岳走遍天南海北之后,瓦屋山摆上出行的议事日程。研究出行攻略时,发现洪瓦快速通道已经打通,我们的出行将更加轻松。不过这些,都是以时间为代价的结果。
莫道君行早,岁月催人老。无色无味而又五味杂陈的时间,不仅为生命刻上年轮,分出童年、少年、青年、壮年、老年,使你一年难如一年;而且,这些年轮还以沙滩为书写载体,如有风吹草动,潮起潮落,任你龙飞凤舞,浓墨重彩,都将化为乌有。此时的我们,时间早已打入身体内部,开始明目张胆地策反。不再风风火火地出游,所有的行动都变得冷静、反思和犹豫,犹如满脸皱纹的将军稳坐帐中,任你帐前极尽羞辱似的叫阵,也不会年轻气盛地冲出帐外。再奇特的山水,也得反复掂量,三思而行。
瓦屋山就是三思而行的结果。秋三月,此为容平。开始收敛的万物,变成被打翻的调色板,更加飞扬跋扈,生命最后的绽放让人无法入定,观赏彩林成为秋季出行的首选。
一个等待千年的秋日,引诱我向瓦屋山驰去。一如既往地云雾缭绕,使瓦屋山变得内敛、深沉、朴实而冷静,渐次变色的山林并不让人热血沸腾。行进山中,脚步缓慢,如哲人思考宇宙人生,有一种脚踏实地而又步步踩空的交替感悟。
雾是山的袈裟,树是雾的筋络。瓦屋山的树,都是顺天应时,四时有节,绝无外力破坏之痕迹,如上古之人,得天地灵气滋养,享尽天年,春秋皆度百岁。即使天年已尽,依然以衰老之身,活在岁月的洗礼中,以生命最后的图腾,告慰天地良心。在我眼里,瓦屋山的生命,或土生,或卵生,或胎生,它们都是最懂生命规律的一群,彼此依偎,互为支撑。那些百岁冷杉,树皮成为苔藓,那些栲树、槭树、椴树等精致的灌木,诗意地栖居于冷杉树干,犹如百鸟之筑巢,蝴蝶之恋花,蜜蜂之采蜜,小鸟之依人,那么自然而然的天作之合。远观是一株株不苟言笑的高冷巨人,近观却是一簇簇杂花生树的绮丽风景。一股暖流莫名其妙地被唤起,让我如沐春风,如坠仙境。山中的植被无处不在,除非专事植物研究的人毕其一生之功于一役,过往之人是不能穷尽的。只有珍稀植物如美人头上的簪缨,让人一目了然地发现它的高贵而又不同凡响。这些植被是珙桐、楠木,它们跨越时空,以活化石的身份,让人浮想,思接天宇,去感悟生命的密码。
这些生命的密码,首先被黄帝发现。黄帝是有典可查的华夏始祖,他的传奇故事使瓦屋山成为一座可以溯源人类文明的仙山。黄帝的智慧都写在《黄帝内经》里。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岐伯回答黄帝的生命本源,和大自然息息相通,只有顺天应时,方得始终。瓦屋山的天气变化无常,一会儿阳光明媚,一会儿云遮雾盖,春来百花吐艳,夏日飞瀑流泉,秋日彩林斑斓,冬日瑞雪满天。黄帝看见了山中的阴阳五行,看出了其中彼此相生相克的规律,才认识到养生秘诀:顺天应时,恬淡虚无,上医不治已病而治未病。
关于瓦屋山的来历,有一个诙谐的传说:老子骑牛寻找悟道的仙山,来到这里,发现这里的山鹤立鸡群,完全颠覆了仓颉对山的概念,惊得目瞪口呆,有失身份地尖叫:“哇,喔,山!”连在一起就是瓦屋山。虽然传说不能成为史料,但瓦屋山的道观,却可以证明这里是道家清净无为的修炼秘境。瓦屋山以海拔2800多米的高度,亮明自己山的身份,又以山顶一马平川之态,显示自己不显山露水的修为,多么像隐居在喧嚣世界的高人啊!在这座山中,左观峨眉的佛光普照,右看贡嘎的冰清玉洁,内心的法门怎能不双手合十,掌心转动太极乾坤?
瓦屋山是眉山的地盘,眉山是苏东坡的血地。苏东坡在《寄黎眉州》一诗中写道:“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治经方笑春秋学,好士今无六一贤。且待渊明赋归去,共将诗酒趁流年。”据说,苏东坡出生后,眉州草木凋敝,所有的精华都集于东坡一身,直到东坡客死他乡魂归故里,草木才重开葳蕤。我想,有诗为凭,集在东坡身上的精华,也少不了瓦屋山的一份。苏东坡以旷世奇才冠绝古今,而却一次次被放逐贬谪,而每一次放逐,又是生命高度的一次提升。按《黄帝内经》的说法,苏东坡凭借的就是瓦屋山赐予的生命基因。在苏东坡身上,是儒释道三位一体,在不同的人生际遇中,相互切换,法于自然,顺天应时,绝不与生命为敌。他那超凡脱俗的豁达,是打败岁月的利器。
瓦屋山属洪雅县。洪,大水是也。雅,高尚,美好,不俗也。洪雅者,大美好,大高尚,大不俗也,而洪雅是可以担当这样的美誉的。据说境内有三百三十条河流,浩浩荡荡,带着瓦屋山的仙气灵气神气奔涌而来,滋养万物,其中最大的一条叫青衣江。
科学家研究认为,地球是一个天然的有机体,它有自己的生理结构,有自己的气息,有自己运行的规律。在鲜活的地球上,有一条神奇的纬线,在这条线上,有埃及金字塔,有马里亚纳海沟,有百慕大三角洲,人类所有的认知,在这条纬线上全部失灵。瓦屋山就处在北纬三十度线上,它的神奇也是万般耐人寻味。为什么会是座山?山上的珙桐、楠木为什么能穿越时空形成金刚不坏之身?黄帝为什么能在这里发现生命的智慧?无数的秘密构成了瓦屋山的神奇。世间所有的秘密,都不能躲过时间的法眼,但这神奇的瓦屋山,竟然可以让时间消失!
你我皆凡人,不得神仙身。能踏足神仙圣迹之处,也算是一个与神有缘之人。瓦屋山之旅,携妻同行。归来,年近花甲的妻,忘了徒步登山时的艰辛,笑着问我,脚痛否?我反问健步如飞的她,你呢?妻曰,不痛。我曰,亦然!
由此观之,瓦屋山的存在,就是一个启迪生命的所在。天地万物,和谐相处,彼此尊重,互不伤害,方可颐养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