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歇后语拾趣

版次:07    作者:2023年12月07日

□卢贵清

方言用在歇后语里,更具方域特色,更加风趣、生动。

比如,“花椒撒进坟林坝——麻鬼”“麻鬼”就是四川方言,意思是说,你的谎言只能欺骗鬼大爷,我们是人,你麻不到(哄骗不到)。撒谎欺诈之术被识破,别人就会说,你“花椒熬洗澡水——麻人”,你最好把花椒撒进坟林坝——去麻鬼吧!“一挑砂罐滚下岩——没有一个好的”,这句歇后语也是四川方言,常形容某一群人“没有一个好的”,全是不正经、有问题的人。“三十晚上坐磨礅儿——想转了”,大年三十,一年到头了,他才把事情弄清楚,脑袋瓜想通了,思想发生转变,不犟不蛮,顺势而为,就如同“坐上磨礅——想转了。”“粪坑旁边捡的帕儿——不好开(揩)口”,开、揩谐音,指有话不能说出来,只能闷在肚子里慢慢消化。

又如,“木脑壳演戏——有人扯”,指木偶上台表演,活灵活现,全靠背后有人拉扯。常用于某人经别人帮助达到了期盼的目的。比如张三升职了,有知情人说,还不是“木脑壳演戏——有人扯”,凭他自己上得去吗?“木脑壳下河——二冲二冲的”,木偶质地轻巧,下水随波漂流,起起伏伏不停歇,就像那些二冲客,没有真本事却要不断显摆。“癞子打伞——无法(发)无天”,癞子头上无发(谐音“法”),又打伞遮住天(指“天理”),斥责那些不拘礼节、不守规矩、不循法理、目中无人、我行我素、老子天下第一的狂妄者。“耗子爬烟筒——又走黑路又受气”,“顶起碓窝耍狮子——费力不讨好”,受苦受累把事情做了,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场镇背后下大雨——该(街)背时(湿)”,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下烫到了啊,该背时!在婚姻方面,就不能像这句方言歇后语“吃稀饭又喝米汤——亲(清)上加亲(清)”,因为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是禁止结婚的,近亲结婚的夫妻容易将身体和心理上的疾病或缺陷遗传给下一代,给民族的健康、人口的素质及人类的发展带来危害。

再如,“月亮坝坝举斧头——明砍”,意思是说,有啥子话当面讲,挑明了说,有啥子要求当面锣对面鼓,直截了当提出来,莫打“肚皮子官司—两头不落实”,要把七拱八翘、磕磕碰碰剔除搁平,把工作落到实处。否则,就请你“两个山字重起——出(去)!”干工作也不能“鸡母屙屎——头节硬”,必须一以贯之,一鼓作气,一抓到底。“田坎上栽芋头——外行”,因为田坎是一块田地的最外边,所以说“外行”,隐喻说话做事不巴脉,一窍不通,讽刺味十足。“风吹墙头草——两边倒”,隐喻没有头脑无主见,讽刺那些两边都讨好的人。

“九格加一格——失(十)格”,“失格”在四川方言里,是指说话做事不得体,丢人现眼伤面子。比如沈从文《王谢子弟》中“七爷为人也怪,大处不抠抠小处。在场面上做人,花钱时从不失格,但平常时节却耐心耐气向茅大算零用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