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法受众变普法群体

“红扣子”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版次:05    作者:2023年08月25日

为发挥文明单位示范引领作用,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达川区人民法院“红扣子”普法宣传志愿服务队派出9个法庭,深入矛盾纠纷第一线,播撒法治希望。

亭子人民法庭就是达川区人民法院派出的9个法庭之一。亭子镇辖区面积421.6平方公里,人口11.06万人。达川区人民法院志愿者根据亭子文教城发展定位,立足“亭育”职能,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纠正青少年不良行为,引导青少年培养正确价值观,帮助青少年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传——

这里既是法庭,也是学法之家

记者在亭子人民法庭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看到,占地500平米的基地配设24小时自助法院、法治故事3D墙绘、多功能演播厅、家庭教育指导室等,围绕“亭亭育立,尚法修身”文化主题,集中打造了以参与庭审观摩为核心,同步了解法治故事、欣赏普法彩绘、掌握法律知识等趣味互动为一体的法治教育阵地,为来访者营造遵法、学法、用法的浓厚氛围。

“今年以来,亭子人民法庭接待亭子职高等学校师生参观观摩5次,覆盖500余人次,开展模拟庭审活动2次,教育青少年树立法治思想,从根源上减少涉青少年矛盾纠纷和犯罪案件的发生,有效维护辖区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亭子人民法庭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教——

既是庭长,也是同学们的朋友

法既教人,更要化人。对于拥有多重身份的亭子人民法庭副庭长王荣竹来说,未成年人的普法教育工作比审判更加重要。在审判庭,她是法庭的负责人,用法槌捍卫人民群众的公平正义;在亭子镇职高,她是法治副校长、达川区人民法院“红扣子”普法宣传队队员。

“我是一名法官,更是一名母亲,作为法治副校长,我每次去学校看到同学们,都有讲不完的话,哪些法律义务是应该遵守的,哪些陷阱是不能去踩的,好像得掰开揉碎了给他们讲清楚我才能放心。”王荣竹说。

据了解,为持续跟踪辖区青少年犯罪和未成年受害人后续成长发展情况,亭子人民法庭坚持一人一案一档工作制度,联合司法所、社区、村委定期对青少年涉案人员进行回访,了解他们生活、学习情况,关心其心理、生理健康,对回归社会人员及时进行社会帮教,积极协调帮助他们掌握生活技能和返校学习或参与创业。

授——

同学们既是倾听者,也是讲述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进一步创新普法模式,让青少年从普法受众转变为普法群体,亭子人民法庭联合达州东部经开区教育主管部门,签订“校园‘红扣子’普法宣传员联合培育框架协议”,在辖区遴选、培养、聘任校园普法宣讲员,由法庭定期组织培训指导、联合开展宣讲活动,实现普法工作由传统的“听我讲”向“我来讲”转变。亭子人民法庭目前已经与10所中小学组成合作关系,80余名中小学生正式受聘为“红扣子”校园普法宣讲员,不定期参与达川区人民法院普法宣讲活动。

“下一步,亭子人民法庭全庭干警将传承清忠正直承芳精神,不忘园丁护苗初心,依托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以创建‘枫桥式人民法庭’为契机,持续深化普法教育,运用法治手段为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亭子人民法庭工作人员说。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