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11 作者:2023年07月21日
常说六月至九月是吃野生菌的好时节,近段时间,松菌、鸡枞菌、青头菌、红菇等野生菌纷纷“冒出头”,进入了生长旺季。不少市民翘首以盼,就等一场大雨过后上山捡菌子。虽然野生菌营养价值丰富,味道鲜美,但是每年都有因误食野生毒蘑菇而中毒的事件发生。野菌虽鲜美,食用需谨慎。
山珍“尝鲜季” 吃菌好时节
清晨,伴着夏日阳光,记者走进达川区长城兴发农贸市场。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在一处摊位上的篮子中摆满了野生菌,吸引了不少市民的目光。“这个时候正是吃菌的季节,野生菌无污染,营养丰富,并且烹饪方法多样,爆炒、碳烤、油炸、煲汤,还可以晒成菌干。”一位正在挑选野生松菌的市民告诉记者,“野生菌是个养生保健的好东西,要想身体好,菌汤是个宝。购买野生菌一定要注意识别,我只买自己认识的菌,比如松菌、鸡枞菌等。”
通过走访达城的各大农贸市场以及大小街边摊位,记者发现野生菌已经陆续上市,并且售卖野生菌的很多是农户,他们早上一大早就上山捡菌,再赶到各大农贸市场售卖。
“买菌的人很多,我们都是一大早就从山上捡的新鲜野生菌来卖,一般当天都会卖完,捡得多的时候,一天要卖几十斤。”摊主告诉记者,“松菌营养丰富,口感嫩滑鲜美,很受市民们欢迎。但是这几天雨水少,野生菌的数量也不多,只有少量的野生菌上市,松菌一般要卖40元一斤。”记者留意到篮子中只有一个鸡枞菌和个别其它的杂菌,摊主表示,这些个别的杂菌,有些识货的人都会专门买回去煲汤。
记者走访了解到,由于近期持续高温,雨水减少,市场上的野生菌数量也随之大幅下降,目前市场上的松菌价格在38—42元一斤,鸡枞菌28—30元一斤。
市民上山捡菌 体验乐趣
菌子是大山深处的馈赠,是童年的美好记忆,也是餐桌上的一道珍馐。不少市民利用假期,驱车去到达城的各大山头、田间寻找菌子的踪影。
常年在达城周边各大山头捡菌的王女士对记者说,“虽然现在市场上有很多卖野生菌的,价格也可以接受,但是每年这个时候我还是会叫上三五好友一起上山捡菌。捡菌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它带给我们的绝对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寻找到‘宝藏’的快乐和惊喜。”
同样爱好上山捡菌的谢先生也表示,“在城市待久了,就刚好趁着捡菌带妻儿回到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简单来说,捡菌就是一件好吃又好玩的事情,让不少市民“欲罢不能”。
“现在,天还没有亮就有城里人开着车来我们农村山上捡菌,比我们还捡得多。”在农贸市场卖菌的刘奶奶说。
野生菌受餐饮业青睐
记者留意到达城的不少餐厅都有酸辣松菌鸡、松菌烧排骨、松菌尖椒鸡等与野生菌相关的特色菜。记者在南城的一家中餐店,一眼便看到了松菌鸡的招牌。“双椒松菌鸡是我们店里的一道特色菜,销量一直都非常好。”该店经理告诉记者,今年该店是从万源农户的手上收购了200多斤的野生松菌。
市内凤凰头一家中餐店店员表示,店内目前有酸辣松菌、酸辣松菌鸡、松菌炖排骨三道特色菜,销量好,但是近期由于天气等原因,菌子货源没有往年好。
野生菌是不少市民眼中的山珍,是大自然的宝藏,野生菌在达城的餐饮行业中十分火热。达州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长李建告诉记者:“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达州地处大巴山南麓,人杰地灵,广袤的森林中孕育了各种山珍,达州餐饮应该充分利用大自然的天然食材,发扬达州饮食文化。”
相关链接:
野生菌固然好吃,但其风险也不可忽视,预防野生菌中毒,你应该注意这些:
1.不要随意采摘、购买或食用自己不认识的野生菌,尤其是长斑、流浆、长菌环、菌托、形状奇特的野生菌。“民间偏方”分辨菌子是否有毒不可全信,识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常常出现误区。例如,并不是所有的野生菌都可以根据颜色的艳丽程度辨别是否有毒;将野生菌与银器、大蒜、生姜等混煮,通过液体是否变黑验毒等措施并不适用于大部分菌类;生虫生蛆的野生菌没毒的说法也是错误的。
2.烹饪加工可食用野生菌时一定要煮熟炒透,无论是哪种菌子都不能凉拌生吃,注意不要食用过于幼小或已经霉烂的菌子。
3.不要多种野生菌混合加工,最好不要吃杂菌,每次只食用一种野生菌,以免种类不同的野生菌发生化学反应。
4.食用野生菌时不要饮酒,部分菌子会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
5.不要使用剩余隔顿的野生菌,注意部分野生菌的食用禁忌,例如花菇不宜和鹌鹑肉、河蟹同食。
6.误食有毒菌子中毒后,出现头晕、呕吐、致幻、腹痛等反应必须立即就医,最佳就医时间是2个小时之内。在医生没来之前,适当采取简单的自救方法,意识清醒者,可以喝温开水进行催吐,减少毒素吸收;意识模糊者,则不要轻举妄动,以免窒息。此外,若一起食用野生菌的人暂时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也应该立即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郝富成 实习生 李代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