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11 作者:2023年07月14日
进入七月,达州气温居高不下,防晒产品的热度也随着气温一路上扬。近日,记者走访了解到,市民对于防晒可谓是“软硬兼施”,除了以防晒霜、防晒喷雾为代表的“软”防晒产品受市民青睐之外,防晒衣、防晒帽、防晒面罩、防晒冰袖等黑科技“硬”防晒产品也很受欢迎。
“软”防晒产品热销依旧
“软”防晒主要是指通过涂抹防晒霜等非遮盖式手段,反射或吸收紫外线,以此达到防晒的目的。记者通过走访达城各大商场、超市发现,防晒霜、防晒喷雾,以及晒后修复等产品被摆放在显眼的位置,价格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记者走进达城西外罗浮广场屈臣氏,在防晒专区,店内工作人员正在为顾客介绍防晒产品。“我觉得防晒不仅仅是夏天,一年四季都需要,我出门都会涂防晒霜。”一位正在挑选防晒霜的女士告诉记者,防晒霜需谨慎选择,要了解好防晒产品的防晒系数,注意防晒霜的作用时间,根据自己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购买。
记者留意到,在不同层的货架上摆放着有关“防水防汗、SPF50+、清透水感防晒、轻盈水润、水润防晒、净透水感、保湿力”的广告牌,该店销售人员表示:“如今防晒霜已经不再局限于‘防晒’这一单个功能,消费者更加倾向于选择有护肤功效的防晒产品。防水防晒、保湿补水、清透舒适等多重功效的‘养肤型’防晒霜、防晒喷雾已成为不少顾客的首选。”
此外,除了成人防晒产品,记者还看到了许多儿童防晒产品的身影。一位正在挑选儿童防晒产品的宝妈告诉记者:“小孩子的皮肤是非常娇嫩的,比成年人更容易被晒伤,又加上小孩很喜欢到户外玩耍,因此,夏天更要做好儿童防晒。”
“硬”防晒产品走俏市场
在这个酷暑天,人们对于防晒的需求大幅度增长,各种“硬核防晒”成了热门话题,通过遮挡来阻隔紫外线的防晒方式被越来越多市民接受,不少运动品牌、集合店、零售店的硬核防晒产品已经进入销售旺季。
在淘宝搜索“硬防晒”,各种款式的防晒衣、冰袖、防晒帽、防晒面罩、防晒手套、防晒袜等产品销量火爆。蕉下、焦内等众多品牌的产品月销量已经上万,甚至有的店铺月销量突破10万。
在“黑科技“的加持下,原纱、云感、蝉翼等新概念层出不穷,从基础的防晒功能到主打冰感降温。记者通过搜索发现甚至有的品牌打出“玻尿酸”面膜防晒衣的标签,号称“玻尿酸,防晒保湿二合一”。线上客服表示,该产品富含762mg/kg玻尿酸原液,能够起到滋养肌肤的效用。
与此同时,线下实体店的硬核防晒产品也占据着重要位置。记者走进达城西外罗浮广场购物中心发现,李宁、安踏、鸿星尔克等国产运动品牌纷纷推出了防晒单品。
在达城中心城区三福服饰店,最先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占据中心位置的防晒产品,包含了各式各样的防晒帽、冰袖、墨镜、太阳伞、防晒衣。
据三福销售人员介绍:“我们的防晒产品使用的是空气感的防晒科技,触感冰冰凉凉的,不会让人感到闷热,如今顾客购买防晒产品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追求防晒效果,更是在意舒适度和美观度,因此防晒衣在防晒功能的基础上还增添了时尚感。”
“防晒衣穿戴很方便,它不像防晒霜需要每隔几个小时就要补涂,也不需要卸妆。我的皮肤很敏感,很难买到适合我肤质的防晒霜,防晒衣不会影响皮肤状态,这是我很喜欢的。”正在试穿防晒衣的李女士说道,“现在的防晒衣具有了更多的可选择性,从防晒衣的颜色到款式都有很多,防晒衣对我来说是一个时尚单品,防晒衣的颜值也很重要。”
名创优品在冰袖的货架栏上打出了“科学防晒,拒绝阴阳臂”的广告语,颜色鲜艳、风格各异的袖套格外引人注意。“夏天骑车去上班的时候喜欢穿T恤+冰袖,很凉快也很百搭。”店内的顾客对记者说道:“在不穿防晒衣的时候,基本上出门就是戴遮阳帽,防晒口罩,冰袖。”
除了防晒衣,冰袖、防晒帽、防晒面罩等相关“硬”防晒产品也是市民夏季防晒的宠儿。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郝富成 实习生 李代艳
相关链接:
防晒很重要,然而不少市民对于防晒会存在以下误区:
误区一:一天只涂了一次防晒霜。
由于在阳光的暴晒下,防晒产品的效果会大打折扣,由于汗水稀释的原因防晒的功效也会降低,所以,在户外要及时补涂防晒霜。
误区二:涂得越多,防晒效果越好。
涂抹防晒霜过多的话,会导致皮肤无法透气,皮肤内的热量不能够及时的排出,会引起一些列的皮肤问题。
误区三:皮肤好可以不用涂防晒霜。
如果只是短时间皮肤的暴晒,可能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但如果长时间暴晒不采取措施的话,皮肤就会出现色斑、光老化等。
误区四:今年没用完的防晒霜,明年继续用。
大部分防晒霜开封后,有效期是半年至一年左右,时间越长效果越弱。
误区五:打伞就不用涂防晒霜。
遮阳伞能挡住直射的紫外线,但挡不住被地面墙面反射的紫外线。
误区六:防晒系数越高的越好。
一般来说,防晒指数越高,意味着含有更多化学成分,防晒效果越好,但也越容易油腻厚重,皮肤所承受的负担重。因此在选购防晒产品时,应了解好SPF指数和PA+指数,同时留意成分表,避免存在酒精、香料、色素等刺激性成分的防晒霜,根据自己的肤质和活动强度,针对性的购买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