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2023年07月07日
□唐雅冰
当青春随风流逝,当皱纹爬满额头,当烟火日子中柴米油盐酱醋茶成为每日思考的主题,当看尽冷暖磕磕绊绊多年,生活中还会有爱情吗?端午档电影《我爱你》作出了诠释。
电影讲了三对老人的黄昏恋。空巢老人常为戒和拾废品的孤寡老太李慧茹不打不相识,慢慢互生情愫;靠收荒货为生的谢定山与身患绝症且老年痴呆的妻子赵欢欣的相守及最终选择共赴黄泉;相思成魔的陈校长与仇老师彼此痴痴的等候。六位老人,三对爱人,在迟暮之年,纯粹而努力地相爱,相互取暖,简单的“我爱你”三个字是比任何海誓山盟都沉重的承诺,却触及到了非常现实的亲情、爱情、孝道等社会问题。
被孙女一语戳中肋骨的讨好型人格的老常,表面看豪爽开朗,甚至有一些时髦,游戏玩得比年轻人还熟,鞭子挥得溜圆,却一直生活在妻子过早离开的阴影中,为自己未能及早发现妻子的病而自责。好打抱不平的他在公园偶遇侵占公共场所堆放废品并与工作人员发生冲突的李慧茹,凛然正气地大声教训了众人,并三鞭赶走聚集的人,也与慧茹结下梁子,开始了与慧茹的相爱相杀。慧茹举报他酒后驾车,他举报慧茹在消防通道堆放物品,没想到举目无亲的慧茹将电话打给了他,举报人变成了担保人,他也就此一步步知道了慧茹生活的不易,平静的心再起浪潮。老常是一个敢爱敢恨的人,他爱上慧茹,心甘情愿为她运送废品去卖,甚至放下身子加入拾荒者行列,最后为爱追到慧茹所在的乡下,终于讨好了自己一回,尊重内心,在青山绿水间比心说出“我爱你”三个字。
靠收荒货为生的谢定山与身患绝症且老年痴呆的妻子赵欢欣的爱悲壮而让人唏嘘。他们患难与共,生儿育女,相知相守,儿孙满堂,儿女们事业有成,本应颐养天年,尽享天伦之乐,赵欢欣的不治之症却把二人推至痛苦不堪的边缘。谢定山爱妻子,爱得热烈而深沉,虽然妻子已经认不出他,一出门就找不到回家的路,饮食起居都必须他亲自伺候,他却咬紧牙关,一面售卖废品,一面悉心照料着妻子,只要有妻子在身边就一切都安好。不愿看着妻子遭受病痛折磨,这个坚如磐石的男人认认真真筹备了一场家宴,之后如大象寻找死亡归宿一样,与妻子共同服下安眠药,安安静静地手牵手躺在床上,制造了煤气中毒的假象。他们走得那样平静,那样义无反顾,用最悲壮的方式践行了“生同床死同眠”的诺言。能与心爱的人共枕长眠,是他们的选择与归宿,也算他们生命的最终圆满吧。
陈校长与仇老师的爱情属于一个时代悲剧的殉葬品。本郎才女貌让人钦羡的一对,却被一段历史棒打鸳鸯,从而两人都变得不够正常,一人天天推着木头人散步,沉浸在与爱人相偎相伴的幻觉中;一人守着一扇假窗,把自己像鸟儿一样困在一间小屋之中,不愿与外界接触。这对爱而不得的人,为爱苦、为爱累,用最痴情的方式在情网中挣扎,好在最后终于团聚,一个恢复了记忆,一个再次亮开嗓子,爱情之花虽开得晚,抛开世俗偏见倒也惊艳。
电影在讲三对老人的黄昏恋故事,却不完全在讲爱情,也在讲亲情与孝道。谢定山与赵欢欣含辛茹苦,儿孙满堂,可谓为了子女耗尽心血,费尽心思,到了生命的尽头还在努力想办法保全儿女的脸面。最后告别时,谢定山精心准备了一场家宴,邀请一大家人团聚,就在那难得的聚餐上,儿子忙着事业上的应酬;媳妇对老人为孙子们准备的玩具百般嫌弃,拿出酒精喷了又喷;孙子们在饭桌上捧着手机玩得昏天黑地……没有语言沟通,没有眼神交流,有的只是餐后儿孙们拍拍屁股抹抹嘴巴头也不回离开后留下的满屋狼藉。在无言的失望中,他最后一次把自己辛苦拾荒积攒的钱交给了一直遭受家庭暴力的小女儿……当两位老人服药永远离开这薄情的世界后,却出现另一幕场景,儿女们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葬礼上,儿子慷慨陈词,笑称父母没有病痛折磨,是喜丧。感到万分寒心的老常再次出手,狠狠挥鞭大闹丧礼,鞭打不孝子孙,鞭打冷漠亲情,鞭打众多看客……
电影《我爱你》在说六位老人黄昏恋的同时,也在呼唤人们关注特殊的老年群体,不光关注他们的冷暖,也关注他们内心的情感需求,爱,一直就是永恒的最温暖的话题。
“我爱你”,短短三个字,不光是花前月下的浪漫,还是为你遮风挡雨的责任,是相濡以沫的坚守。爱就要大胆说出来,不光对爱人,也包括对父母、子女、亲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