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8 作者:2023年06月09日
幻境 百岁骏翁画于成都
舞 101岁骏翁作
梅 百岁骏翁作
□刘南平
父亲于5月25日离开了我们,享年102岁。
近几年来,我们陪伴着父亲跨过了一道道病魔难关,闯过了一道道死亡关口。看着父亲每一次克服重重困难,坐在画桌前,休息、挺直腰杆、沉思、驱动十指、挥动毛笔,五分钟、十分钟、十五分钟……完成一幅幅精美的佳作,我对父亲的热爱和执着更添了几分敬仰。
我们陪伴着父亲度过了最后的时光。现在,每当我们看着那一幅幅老爷子用生命之力留下的佳作,仿佛再次看到了画画的父亲,时光倒流,把他凝固在画面里……
虽然我知道父亲终有一天会老去,我也一次次给自己做心理准备。但是,当这一天终于来临时,我还是不敢面对……
以前,朋友们都说“你们照顾老人辛苦了”“老人的长寿都是你们细心呵护的功劳”。如今,老爷子离开了,我们多么地不舍。我才发现,那些时光是父亲和我们在相互成全。我们照顾老爷子的日常,老爷子的存在与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幸福,特别是他克服各种困难,画出那一幅幅精美的画作,我感到自己是多么的幸运,能够见证这些奇迹的发生。
“父母在,人生还有来处”,这种温暖的心情一直在我的心里。如今,我们要面对的是没有父亲的日子了。“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
一
父亲于1921年10月,出生在宣汉县五宝镇一户耕读之家,那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山乡。因种种原因,父亲离开家乡几十年,直到2000年,我才陪他回了一次故乡。老家的祖屋、五宝顶、三元寨,以及去外婆家穿过的河边那茂密百年的柳树林等,家乡的一切,时常会让他魂牵梦绕,儿时的记忆让他永远不能忘怀……
我的祖父刘锡宣,画宗八大山人,笔意简括,擅画兰、竹;书宗颜体,擅写泰山金刚经。祖母徐紫琼,出生于由浙江绍兴到四川的官宦之家,擅画白描,尤擅牡丹、荷花。
受祖父母的影响,父亲很小就痴迷书画。四岁开始,祖父监督他每天都要写毛笔字,但是他更喜欢画画,常常因为没有完成毛笔字的作业就在画画,而被祖父打手板。郑板桥的“竹”、王冕的“梅”,还有川东名画家彭云白的“风”“晴”“雨”“露”四幅荷花挂在客厅,天天过眼。不远处外婆家的客厅还挂着赵孟頫的“八骏图”等名画,这些都启蒙了他对书画的认知。
中学阶段,他又遇到了川东名师、山水画家黎见三先生,他与先生过从甚密,先生教他画画,后来还把他收藏的宋、元、明、清16幅名画借给父亲观赏临习。抗战时期,父亲考入迁到重庆松林岗的国立艺专学习,因缘际会,先后成为了潘天寿、林风眠两位国画、西画大师的入室弟子。除了正规课堂,他还常常在潘先生、林先生家中接受“小灶”教育,父亲受益匪浅,学业突飞猛进。父亲艺专毕业后,潘天寿校长还专门召集国画系吴茀之、诸乐山、潘韵等教授共同为父亲在湖州韵海楼举办了《潘天寿门生、青年国画家刘伯骏画展》。1948年,艺专前校长陈之佛也推荐家父三件作品参加了在南京举办的《现代名人书画展》。
二
除了热爱书画,父亲还是一位非常有正义感的热血青年。
1939年,18岁的他参加了由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读书会,任交际股长,并多次组织参与了在宣汉前河一带的抗日宣传活动。
1949年初,父亲在杭州由学校推荐参加了华东野战军,作为文化教员,随突击连参加了解放舟山群岛的战斗。
朝鲜战争爆发,1950年父亲随军驻上海,创作了在全国影响非常大的宣传画《钳住它》。随后他作为23军文工团美术创作员随部队入朝参战,并在朝鲜战场画了一批战地速写,后来部分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父亲这一生,参与了抗日宣传活动,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2015年还以94岁高龄飞赴台湾,参加两岸文化交流。父亲为民族、为国家都尽到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
1993年至今,我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为父亲多次在中国美术馆、国家军事博物馆、保利美术馆、四川美术馆等多地举办个展,使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他的绘画艺术。
在绘画上他坚持传统并不断创新,提出了“以动破静”的理念,他的画面便总是那么生动。他是一位勤奋的耕耘者,讴歌改革开放,讴歌劳动者,所以最喜爱“平民花中四君子”(向日葵、美人蕉、荷花、鸡冠花),他的绘画便更贴近这个时代。
近几年来,父亲虽然已近期颐之年,但一心仍想着创新。
他常常对我讲到当年在国立艺专、在潘天寿先生家中,潘先生对他说:你的绘画艺术要做到“独来独往,然后要上九天”。
我专门陪伴父亲三十三年了,见证了他在绘画上的每一次变法,每一次创新。
近三年,因为生病,父亲每天基本上都是在床上度过的,又因为疫情,我们基本上谢绝了一切社交活动。但哪怕是清醒一会儿,父亲都会由我扶着走到画桌前,坐着休息一会儿,再站起来,泼墨,双手和毛笔并用,五分钟、十分钟抑或十五分钟,一幅幅磅礴大气的作品就出来了!到后期他新冠康复后,还是要画画,就由我们背着到画桌前,站不起来了,就坐着,二分钟、三分钟、四分钟……他用毛笔都要坚持画完画,然后倒下,瘫坐在靠椅上。
他为这个世界留下了一批最后的艺术作品,这是他用自己的生命给世界留下的最美绝唱。
这三年多来,他多次在睡梦中紧握双拳,为自己战胜疾病加油!睡梦中,他多次挥动双手,用十指在空中画画。画画成了他坚强活下去的唯一信念!最后时光,我们也是没日没夜地抢救护理,希望奇迹再次出现!多么希望父亲能够再为这个世界多活一天!多看看爱他的儿孙们!多留下一幅作品!
痴迷丹青逾百载,独步艺林翔九天。父亲已在九天上与他心爱的妻子——我的母亲又相见了……
父亲一生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师长!无愧于天地!
父亲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