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亲们的“帐篷轻骑队”

版次:02    作者:2023年03月03日

大巴山南麓,有一支队伍,他们行走于巴山渠水,来往于乡野村庄,为了将文艺演出送到老乡家门口,他们自备帐篷、干粮,白天演出,夜晚就近“安营扎寨”,这支队伍名叫“巴山文艺帐篷轻骑队”,成员由我市文艺家、文艺工作者、机关工作者、大学生志愿者、热衷公益的社会人士组成。近年来,这支队伍足迹走遍达州9个县(市、区),开展文化惠民下乡演出场次上千场。

今年27岁的胡钟丹是成员之一。2016年从四川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古典舞系毕业的她,进入达州市文化馆实习,加入巴山文艺帐篷轻骑队,负责群众文化艺术普及和文化惠民等工作。多年来,胡钟丹以志愿者身份跟随轻骑队扎根乡土,将自身专业所学送到田间地头,送进村民心里。在每场演出安排中,轻骑队宣传党和政府声音的文艺节目占60%以上,如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过文化浸润的方式,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表演,润物无声地传达党和国家声音。

“看着台下村民眼睛里迸发的热情,他们为每一个节目送上的热烈掌声,我就知道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值得的!群众有需求,文艺工作者更应该多下基层,多送上正能量的节目,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胡钟丹告诉记者,在每场文化惠民演出前,他们会提前踩点,根据各村实际进行接地气的“订单式”作品创作,贴近农村生活、贴近群众实际的一个个节目赢得乡亲们的纷纷点赞。

多年的基层演出经历,也让胡钟丹感受到了基层群众对艺术的期待和热爱。因此,即便现任职于达州市文化馆音乐舞蹈部副主任,胡钟丹仍然以志愿者的身份活跃在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艺术辅导、志愿服务、艺术考级等,为群众提供公益性服务,受到群众广泛赞誉。2022年4月,胡钟丹被四川省精神文明办评为第九届四川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个人。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丁畅 实习生 袁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