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纪委监委:

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 筑牢“群众满意”工程

版次:06    作者:2022年12月23日

复兴社区纪检员牟丹在世纪鸿瑞小区对充电桩使用情况进行回访

“盼了这么久,村道终于修好了,现在车子可以直接开到家门口,下雨天出门再也不担心道路打滑,溅起一身泥了。”12月21日,看着眼前平整宽阔的水泥路,开江县新宁镇石垭口村村民肖正郁乐呵呵地说。

破损又狭窄,石垭口村群众望路兴叹多年。今年,该问题被纳入新宁镇2022年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开江县纪委监委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建立工作专班,协调各责任单位,加大资金、人力等要素保障力度,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如今,一条长3.6公里的整洁的水泥环村路蜿蜒穿行,让村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这只是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护航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中千万浪花里的一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达州市纪委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解决、回应群众诉求,紧盯群众“急难愁盼”事项,持续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全力提升群众满意度、获得感,筑牢“群众满意”工程。

近日,通川区复兴镇新桥社区发生了一件“大喜事”,复兴场镇多处公共区域和居民小区纷纷配套上了全新充电桩,“洋气!乡镇上也有汽车充电桩了!简直想都想不到!”居民李忠兴奋地说,这样他家的电动车再也不用靠“私拉”电线续航了。

复兴镇新桥社区充电桩“上岗”的故事,还得从今年来复兴镇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说起。复兴镇使用电动车的居民多,可是充电桩却几乎没有,不少居民图方便,私拉乱接电线,一些小区业主反映强烈,“小区内到处都是电线,东一根西一根蜘蛛,开车害怕碰着,刮风下雨更是担心电到小区里玩耍的小孩。”当收集到居民诉求后,镇纪委第一时间将相关情况上报给镇党委、政府。

解决群众诉求,民生工程“事事有回音”。2022年3月,复兴镇新桥社区、复兴社区着手开展安装充电桩工作,在镇纪委监督下,经过4个月的时间,充电桩项目顺利完成了选址、对接、施工等工作。

说起这件事,复兴镇居民纷纷点赞。“政府前后投入20多万元,村民没出一分钱,改善了环境,完善了配套。”场镇老居民张鲁川说。年轻居民郑爽表示,他早就想买新能源汽车了,可总是担心充电难,如果在家里安装充电桩,花钱不说,还怕不安全,到处找公用充电桩又很麻烦,“现在家门口就能充电,真方便!没有后顾之忧了!”

“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有没有开展食品安全检查?”“是否严格落实食品进货查验、留样、餐饮废弃物处理等制度?”前不久,达川区纪委监委聚焦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深入全市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开展监督检查,压实校园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切实保障师生健康安全。

民生问题无小事。校园食品安全作为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之一,一直是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检查,督促相关责任主体严格落实工作职责,以实实在在的监督成效护航校园食品安全。

“自整治活动开展以来,纪检组聚焦校园食品安全管理,将校园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纳入每月的重点监督任务清单,督促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好校园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深入校园及周边以开展明察暗访。”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副组长向旺介绍。截至目前,驻市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深入校园及周边开展明察暗访10余次,发现工作人员履职不到位等问题13个,约谈有关人员5人次,发出监察建议书1份。

“今年以来,按照市纪委监委整治‘群众最不满意10件事’活动安排,我们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运用科技手段加强执法监管,积极推行学校食材集采集配、溯源检测,把好食品安全入口关,守护好学生舌尖上的安全。”达川区杨柳市场监督管理所副所长薛青说。

“每天吃的什么都要发出来,家长也看得到,现在食品都是统一安排、统一配送,相对来说家长还是比较放心。”面对纪委监委工作人员的询问,学生家长贺健如是说。

据了解,今年,达州市纪委监委持续开展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共收集群众诉求16万余条,分层分类向各地各部门交办、督促及时逐一办理反馈,现已办理反馈群众诉求10.8万余条,推进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围绕着增加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达州市纪委监委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最关心的现实问题,确保2022年度‘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圆满收官,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稳步提升。”达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曼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