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发挥党风政风监督员“贴身”优势 织密基层“监督网”

版次:06    作者:2022年12月02日

通川区东城街道党风政风监督员培训会。

达川区米城乡新塘村党风政风监督员向群众解释政策。

□邱椿博

“现在我家一个月水费50多元,算下来每吨3元左右,比起之前确实更合理了……”日前,达州市达川区堡子镇高坪社区党风政风监督员谢明礼像往常一样串门,社区居民老李掰着手指对他说道。

谢明礼作为一名党员,在当地群众基础深厚、威望较高,平日喜欢跟大家串门聊天、讲解政策。此前,社区3组居民向他吐槽“水费越涨越高”,他立即将该问题上报至社区纪委。

经纪委调查核实,问题根源在于社区居民小组对相关供水设施管理缺位,3处水管接头出现松动,导致漏水持续数月。在社区党委的统筹下,召开了3组群众大会并敲定处理方案,及时妥善解决了问题,健全完善了后期管护制度。3组组长因监管缺位,受到批评教育。

“基层群众‘小事’纷繁复杂,在群众身边安插监督‘岗哨’,能及时发现并督促办好这些事情。像谢明礼这样的党风政风监督员,本身居住在当地,具备‘贴身’优势,能够很好地推动问题在一线解决。”达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前不久,通川区凤北街道辖区一名党风政风监督员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有位村干部在简易村庄审批项目实施中收受红包500元。经监督员及时“咬耳扯袖”、劝说引导,这位村干部很快警醒,主动说清了问题,并作出深刻的自我检讨,将红包悉数退回。

“聘了党风政风监督员后,给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很大帮助。”通川区凤北街道办纪工委书记张欣表示,党风政风监督员队伍,拓宽了线索反映渠道,真正将监督“岗哨”设在了群众家门口。

各县(市、区)按照政治坚定、群众认可、程序严谨的原则,从当地的基层人大代表、老党员干部、能人乡贤等群众“身边人”当中选聘党风政风监督员2348名,实现了村(社区)全覆盖。同时,严抓培训、监督、考核,目前,经培训上岗的监督员已向各级纪检监察组织反馈问题430个,查实8个。

“达州市纪委监委将持续做好对党风政风监督员的指导培训、监督管理、评议考核,引导监督员当好基层‘信息员’、‘宣传员’和‘风评员’,推动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走深走实。”达州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