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隧连川渝!

成达万高铁光明隧道进洞施工

全线开工以来首个进入实质性施工的隧道

版次:01    作者:2022年12月02日

光明隧道施工现场 (建设单位供图)

12月1日上午,位于开江县讲治镇的光明隧道出口施工现场,一派繁忙景象,几台机械正在挖掘洞口土层,标志着成都至达州至万州高速铁路(以下简称“成达万高铁”)连接川渝的隧道进入实质施工阶段。这也是成达万高铁今年9月30日全线开工以来,首个进入实质施工阶段的隧道。

成达万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正线全长477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建设工期5年。项目建成通车后,将形成从成都东出、北上的全程350公里时速高铁出川大通道,对完善四川高铁网、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隧道处于连通川渝的关键节点

仅用两个月就实现实质性施工

寒潮袭来,气温骤降,光明隧道出口却是一片火热的建设场景。在已经做好拱架的岩壁前,保留着一块核心土,几台破碎机、挖掘机正在挖掘核心土和掌子面岩层。

“洞口这里土层浅埋,围岩软,不能爆破施工,我们只能用机械来挖掘。”施工现场负责人简发良说。

成达万高铁全线有4座里程在8公里以上的长大隧道,光明隧道就是其中一座。这座隧道所处地理位置也极具象征意义:一端位于重庆市开州区巫山镇境内,另一端位于四川省开江县境内,“一隧连双圈”,正处于连通川渝的关键节点。

承建光明隧道的中铁北京工程局成达万高铁指挥部指挥长陈双秦介绍,光明隧道全长约8.5公里,为单洞双线隧道,位于川东平行岭谷岭间低山区,是一座浅丘隧道,洞身围岩中,软弱围岩(Ⅵ、Ⅴ级)占比高达95%;隧道北侧约150米处为规划大雄水库,水库水体有沿构造裂隙下渗的可能。建设施工难度较大,具有软岩、危低瓦斯、涌水量大等风险,据前期勘测,日最大涌水量将达2.5万方,相当于10个标准游泳池的蓄水量。(下转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