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07 作者:2022年10月14日
10年前,我17岁,高三毕业。那一年,我身边好多同学都办了“升学宴”“谢师宴”,我的班长一手拿话筒,一边作主题为“感谢”的脱稿演讲时的飒爽英姿,我现在还印象深刻。当时我觉得,或许这就是班长和我们的差距,假以时日,他一定能成大器。人情台前挤满了人,班长说,同学免费吃,不用送情,开心。
今年7月,我跟着市纪委监委专项监督检查组,对全市各级单位(部门)开展违规操办和参加“升学宴”“谢师宴”专项监督,随机抽查、暗访酒店、饭店、农家乐等重点场所,全体老师、党员干部纷纷签下《不操办和拒绝参加“升学宴”“谢师宴”承诺书》,宴请之风被狠狠刹住,取而代之是简简单单的家宴。
我生在达州,长在达州,根在达州。
10年间,我深刻感受到这座城市社会风气喜人的变化,而这背后有一群人在默默付出,并肩前行。生于“庐山”中或许难以窥之全貌,荣幸得达州市纪委监委邀请,以一个媒体人的身份讲述我所看到的、亲身历经的有关这群“纪检监察铁军”的故事。
纪检监察机关在达州媒体圈早已声名在外。“采访要求高、程序多、十分严格……”许多媒体人“谈之色变”,言语间处处透露着这个单位的政治性、严肃性。
第一次接到报社委派的市纪委监委采访任务,是9大重点行业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系列报道,包括工程招投标、城乡建设、医疗卫生、人防工程建设、劳动保障、食品安全、教育、生态环境、行政审批。
几次专题采访后,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记者,涨了许多知识。原来他们的工作远远不止是查处腐败官员,还有预防、监督、教育、文化建设等等,他们对全市党风政风社会风气有着至关重要的监督促进作用。
几年间,我见到了一些达州“响当当”的黑心房地产商落网,许多套取医保基金的医疗机构被处罚,一众不合格培训机构关门倒闭,还在留置中心碰上过曾是“好干部”现是“阶下囚”的采访对象,个中滋味令人唏嘘……
还有,各大中小学外面再也见不到那些一吃就拉肚子的“五毛”食品摊贩,城市公园大量建起,乡村道路通往每家每户,行政审批跑出“加速度”。州河两岸,市民悠闲散步、遛狗、运动,人居环境越来越美,百姓生活幸福安康……
他们为达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了很多你不一定知道,但一定享受到了的红利。
“作为内陆西部地区的一个县城,渠县的营商环境远远超过我的预期。来吧,朋友们,渠县欢迎你。”今年3月,万达广场渠县项目负责人徐夏的朋友圈,引来众多商界朋友的围观。对我们嗅觉灵敏的媒体人来说,这是一个十分值得挖掘的素材,大家争先抢抓一手新闻。
为什么?我了解后得知,原来渠县纪委监委创新出台的“护航员”制度功不可没。老纪检人担任企业的“护航员”,与企业“一对一”结对认亲,提供“签约——落地——投产——达效”全周期服务,为万达项目快速建设扫清了诸多障碍。
不仅是渠县,在大竹县,有清风护商监督员;高新区,有整治“企业最不满意10件事”;在通川区,有区治理经济社会发展软环境办公室……
为企业倾力护航换来的是越来越多企业落户达州,越来越多的人才流向达州,老百姓拥有更多的就业或再就业机会,城市经济蓬勃发展。如我们所见,达州正活力四射地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无数新闻记者牢记在心的座右铭。在工作中,我帮助过一些弱势群体,也揭露过一些欺瞒大众拙劣骗局的背后真相,虽然这已经不是“学医救不了中国人”的革命年代,但不可否认,和平年代,我们这些国家发展的忠实记录者也不可缺少。
有一次,一位同龄的纪检监察干部和我聊天,谈及职业荣誉,他正色说:“我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干部。”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我和他是朋友,知道他平时工作一丝不苟,监督检查总是冲锋一线,走村入户时爱和群众掏心窝子,加班加点梳理线索材料更是日常。这直接导致家里的猫“独守空房”,长得瘦瘦小小,和异地未婚妻筹办结婚事宜期间,未婚妻也主动承担了大部分筹办工作。
我很敬佩他,在这个年纪,能牺牲很多年轻人都放不下的休闲娱乐时间,以及一些重要节日需要陪伴家人的时间,全身心投入工作,这便是“纪检监察铁军”的作风吧!
作为一名媒体人,我感谢你们。因为你们的辛勤耕耘,我们这些记录者有了更多精彩漂亮的故事可以书写。
作为一名达州人,我感谢你们。因为你们的默默付出,我们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我们的家乡也愈发美丽。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赵曼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