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川金石万亩梯田 尽披“黄金甲”

版次:12    作者:2022年08月26日

本报讯 (达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刘欢 通讯员 肖姣) 眼下,正值水稻收割时节,通川金石稻浪起伏,万亩水稻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一大早,记者来到通川区金石镇月岩村。远远望去,一片片稻田像金色的海洋,一株株沉甸甸的稻穗弯着腰。田野间,村民们正一手抓着稻梗,一手拿着镰刀,快、准、狠,几个来回,身后便摆满了一摞摞收割好的稻穗。在稻田边两人替换着挞谷子,大家嘴里喊着“挞谷子喽!”一派丰收景象。

虽然顶着烈日,额头、身上豆大的汗珠直往外冒,但想着丰收的庄稼,心里却是美滋滋的。“我69岁了,今年种了七八亩稻田,5点多钟就起来挞谷子,看着收成还可以,心里巴适得很!”正在田间割谷子的李代志大爷对记者说。

挞谷子的精髓在于“挞”字,传统挞谷子就是抡圆胳膊把谷子用力向拌桶挥打。重击之下谷粒四溅,一粒粒金黄的稻谷纷纷落下。

据悉,月岩村的梯田共有1000余亩,位于高山之上,梯田在山脊两侧缓缓顺坡而下,阳光充足、昼夜温差大,盛产高质量大米,亩产可达1300斤。看着黄澄澄的稻谷,金石镇月岩村党支部书记王清年喜上眉梢:“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每亩水稻大约能增收140元。大片大片的稻田也给了其他农户务工的机会,他们给承包户务工每天有120元的收入。”

为保证颗粒归仓,金石镇从水稻播种到收割,采用集中育秧、统一栽培技术、统一防治病虫害的方式,节约成本助力丰收。“水稻收割正在进行,两万亩种植面积预计将产出近1.3万吨水稻。秋收后,我们将继续合理利用好土地资源,轮作一季油菜,提升粮油产能,给村民带来更多的收益。”金石镇副镇长张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