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纪委监委:

立足办案主业 锻造“青蓝相继”纪检监察铁军

版次:05    作者:2022年08月12日

达州市本级纪检监察干部办案能力提升专项计划启动会

“我将当好学生,全身心投入办案。”

“我室将毫无保留地做好培养工作……”

近日,四川达州市本级纪检监察干部办案能力提升专项计划启动会召开,参训干部代表和纪检监察室代表分别作了表态发言。

会后,12名办案经历不足的干部与相关纪检监察室“拜师结对”,以半年为一个周期,开始办案实训。

在这项“青蓝计划”中,纪检监察室主任当起了“导师”,为办案“新兵”量身定制实训计划,逐渐引导他们完整参与一次案件查办,期满后将组织鉴定考核,用实战磨砺办案“硬功”。

驻市政协机关纪检监察组干部何倩云参加了专项计划,她说,刚到市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报到时,就收到了导师布置的作业:一摞厚厚的《审查调查实务参考》摆在眼前,共有5册包含180余万字,导师要求必须认真学习。

“翻开书就感受到了组织的良苦用心。”何倩云说,此套手册也是达州市纪委监委针对办案人员“定制”的,汇集了本地办案一线同志反映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涵盖审查调查相关文件制度、工作流程、审调实务、文稿格式等内容。

同时,导师还为她搭建了“先做综合工作,再过渡到外调、内审工作”的培养计划,这让她对如何高质高效办理案件有了底气。

“审查调查工作的实操性、专业性很强,光理论学习还远远不够……”达州市纪委监委机关党委书记周涛道出了关键。

“我们实施‘青蓝计划’,推出‘导师制’加强实操训练,就是要锻造能挑重担、前赴后继的办案铁军,让纪检监察干部人人都会办案、办好案。”周涛说,目前,全市108名非纪检监察室干部、247名乡镇专职纪检监察干部正在参加办案实训。

据周涛介绍,四川省纪委监委印发《关于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工作方案》等“三项方案”,要求以查办案件引领纪委监委各项工作,对推进系统内干部交流、培养办案骨干等作出明确部署。达州积极作出响应,出台全员集中培训、审查调查实训、干部交流锻炼等一揽子举措,此次“青蓝计划”是其中重要一环。

上承决策,下接执行。达州各地纷纷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接续培养,涌现出了大量生动实践。

达州市宣汉县纪委监委实施了“青蓝工程”,以“蓝方”为导师,由委机关各业务室负责人担任;“青方”为学员,主要包括纪检监察系统35周岁以下非领导职务的干部。

“‘青蓝工程’每年安排2期,每期时长为半年。设立了‘ABC’岗,‘A岗’是纪检监察干部目前所处岗位,在本职工作完成后,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志趣,申请从事‘BC岗’工作。”宣汉县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统计显示,宣汉县纪委监委已收集“青蓝工程”岗位志愿表170份,完成“青蓝工程”培训任务4轮62人,评出“岗位标兵”3名,提拔重用3人,内部交流30人。

达州市大竹县纪委监委分批次安排全县“零办案”的纪检监察业务“新兵”参与办案,通过“室组地”联动、内部轮岗、“老带少、师带徒、熟带生”等方式,帮助综合科室的年轻干部增长办案经验。

在“新兵”办案过程中,适时掌握他们的实际表现、领导同事评价、群众意见等情况,全方位考察能力本领、优缺点等因素,设立“内审”“外调”两个人才库,有针对性地将参训人员纳入其中、定向培养。

据介绍,大竹纪委监委今年已有41名机关综合科室、派驻机构干部、乡镇(街道)专职纪检监察干部被分别纳入“内审”“外调”人才库中,力争在明年6月前完成“人人会办案”目标……

“在迈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中,纪检监察系统必须胸怀‘国之大者’,着力落实后继有人这个根本大计,做优做强审查调查这项主责主业,为达州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北翼振兴战略支点,持续提供坚强的纪检监察保障。”达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袁洪表示。

□达州日报社通讯员 邱椿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