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之晨

版次:08    作者:2022年08月05日

□贺有德

盛夏火烧火燎。白花花的太阳,一出来就使性子,春天秋天的温柔全然不见,见到的只有火爆脾气。

只有早晨和夜晚,趁着太阳还没醒来或者小睡去了,才敢出门。

盛夏之晨,就是夏天里的春天或者秋天。

清晨,天籁之音破窗而入,那是盛夏的闹钟。临河而居,沿河散步,风里透出凉意。风不甘寂寞,携着蝉声和鸟语,开启天地间小合唱,风声伴奏,蝉声鸟语应和,演绎着盛夏良辰,不可辜负也。

凉风一丝一丝,有宋词的婉约,善解人意,儿女情长。在晨风里,走在沿河健身步道,一边是斜坡,斜坡上香樟、桂树、银杏、夹竹桃还有桃树参差错落;一边是小河,河边杨柳依依,河滩上野草层层。风从林间吹来,从河面吹来,从远方吹来,凉快清爽。有风在,太阳还远,远在天边。太阳一步一步近了,风就一点一点隐了。

“蝉噪林愈静”,在随风起伏摇曳的蝉声里穿行,你才有那种似乎触手可及的奇妙感觉。蝉鸣深树,你很难看到,蝉声却清清楚楚传来。驻足静听,“咿呀咝咝”“咿呀咝咝”绵绵不绝,细看却不见蝉。这些蝉们,“垂绦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岂止出疏桐?出香樟,出桂树,出银杏,出杨柳……世间树木皆可。“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鸣高树,其声自远,何需春风秋风?不像鸟儿们,有点肆无忌惮,在林间欢快地唱,欢快地飞,有时甚至几乎贴着你掠过,像个顽皮的野孩子,淘气得很。

谁不想趁着大好晨光出门遛圈?这里,高处的柏油路斗折蛇行,低处的人行道曲径通幽,散步的甚至跑步的络绎不绝。男,女,老,少,穿过大街小巷,来这里散步,纳凉。

河岸两边,杨柳树下,时不时会遇见悠闲的钓鱼人,遮阳伞下,安安静静钓鱼。我对钓鱼人心生敬意,渭水垂钓也好,寒江独钓也罢;钓的是寂寞也好,钓的是悠情也罢;垂钓为鱼也好,钓胜于鱼也罢——始终佩服。清晨,上午,下午,夜间,随时,随地,不惧烈日,不图阴凉,且专心之至,如高僧入定,似乎跳出三山外,不在五行中,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皆不如水里游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孟夫子,那个“风流天下闻”的山水诗人,终生“穷”而不“达”,热衷功名而功名弃之,见钓鱼人而生如此感慨,可惜可惜!

小河淌水,静水无声。有落差了,就有声了,白色浪花翻涌,哗哗之声不绝,如天地间古老的歌谣,在眼前在耳畔在心底如蝉声鸟语绵绵。静静地立于水边,观水,听水,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心也似乎“随波逐流”起来,俗事,俗念,暂时消于无形。

身边不时有晨跑的身影晃动,快跑如晨风,一晃而过;慢跑如快走,一路晃悠。汗水肆虐,满头满身冒,是借了盛夏高温的胆量吧?有人索性光着膀子跑起来,阳光下汗水晶莹剔透,似乎闪着光……

宽敞的广场上,爱跳广场舞的在跳舞。“嘣嚓”“嘣嚓”,小群大妈欢快地蹦着,满脸是汗,痛快淋漓了,阳光普照了,气温“步步高升”,她们“节节败退”,最后退回各自的小家,在空调吹送的冷气流里度过大白天,直到夜晚再出来。

盛夏之晨,生命的律动如一幅画,一首歌,在天地间铺开,响起。

盛夏再盛,高温再高,清晨依然清风自来。盛夏之晨,蝉声鸟声水声脚步声“嘣嚓”声,恍惚天地间大合唱,在盛夏的大地上响起,一天中的前奏,拉开了一天的序幕……等到大白天和小黑夜过去,盛夏之晨悄然而至,循环往复,直到盛夏不再是盛夏。

盛夏酷暑,烈日高温之外有清凉,夜晚的清凉,特别是早晨的清凉,清泉般滋润着你,我,他……